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剛剛閉幕。本輪對話,雙方就兩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中的重點議題開展坦誠、深入的溝通,達成了60多項成果;就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打造雙邊務實合作新亮點、妥善管控分歧與敏感問題、處理好中美在亞太的關系、加強雙方在重大國際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與合作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達成了100多項具體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洪源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最大規模的、前無古人的會談,中美兩國的新型大國關系,事實上是在形成當中。
每年數百項成果給兩國人民帶來切實利益
通過本輪對話,雙方同意加強在反恐、網絡、司法執法、反腐敗追逃追贓、能源、環保、海關、衛生、航空、海洋保護等廣泛領域的交流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習近平在題為《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而不懈努力》的講話中表示,3年的成果來之不易,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雙方要堅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堅定不移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中美雙方就事關兩國關系發展的戰略性、長期性、全局性問題而進行的戰略對話,是中美之間參與部門最多、討論議題最廣的重要平臺,為促進雙邊關系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2006年9月中美舉行首輪以“凝聚信心恢復經濟增長,加強中美經濟合作”為主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以來,迄今已走過了十個年頭。這十年,雙方堅持戰略互信、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三大主線,除了每年達成的數百項具體成果外,更為復雜的中美關系“鋪上吸收壓力的地板”,發揮了“減壓器”的作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已成為外界觀察中美關系未來走向的一個重要窗口。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洪源教授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從1979年中美兩國建交以來,中美關系一直跌宕起伏,雖然合作是主流,但也存在不少分歧。進入21世紀,中國經濟逐漸崛起,釋放出無窮的發展潛力,而美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金融和科技創新等領域仍具有雄厚的實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對兩國關系進行新的定位。以此為背景,我國提出了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這樣一個全球性的定位。但新型的大國關系要求兩國必須要有一個合作的機制,因此,2006年開始,中美兩國逐漸開始設立戰略與經濟對話,2009年正式形成了現在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
洪源教授指出,在每年度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兩國針對當時中美關系發展走向,提出其中的問題,當面磋商并立即進行解決。這樣一個合作共贏的機制,其實就創立了中美兩國合作對話的機制,也成為中美兩國大國關系的重要物質保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