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譚浩俊認為,金融業能夠有今天,離不開實體經濟這個基礎。只有發展共享金融,才有可能比較好地推動傳統金融改革,轉變傳統金融機構的觀念,從根本上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難題。
資料圖片
近日,在2016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財經雜志副主編蘇琦表示,中國的傳統產業和傳統金融已經進入互相嫌棄的模式。產業覺得自己被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玩兒垮了,金融又覺得自己被低迷的產業所拖累。而在產業與金融共同重構的路徑中,共享金融或是可能的選擇。
所謂共享金融,就是通過大數據支持下的技術手段推動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構建以資源共享、要素共享、利益共享為特征的金融模式,努力實現金融資源更加有效、公平的配置。共享金融既包括有效支持共享經濟發展的新金融模式,也包括金融自身的可持續、均衡、多方共贏式發展。
很顯然,共享金融概念的出現,主要源于兩大因素。一是共享經濟概念的出現,二是互聯網及其大數據的誕生。其中,互聯網金融、P2P等中介金融,是共享金融的前身,共享金融也是中介金融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必須轉型的目標。
中國經濟進入21世紀以來,在總量不斷擴張、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不斷擴大的同時,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實體經濟被邊緣化等問題也在不斷加深。特別是實體經濟被邊緣化,從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不僅融資難的矛盾日益惡化,還出現了融資貴的問題。說實體產業被金融玩兒垮了雖然有些夸張,但至少可以說實體產業被金融拋棄了。金融企業在不給予實體產業有效支持的同時,還把壞賬、爛賬的責任全部推到實體企業身上。顯然,這是不公平的。
殊不知,金融業能夠有今天,離不開實體經濟這個基礎。如果實體經濟徹底癱瘓了,那金融業也就沒有生存的基礎和條件。相較于政府融資平臺和開發企業,由于實體企業面廣量大,出現問題的企業數量也就相對較多。盡管如此,實體企業的信貸安全性仍然最強。
正因如此,給予實體經濟最大力度的金融支持是金融業的首要任務。關鍵是,要想改變傳統金融的觀念,確立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意識,比較困難?;ヂ摼W金融、P2P等能夠應運而生,并迅速受到實體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歡迎,原因就在于此。而共享金融,將是破解實體經濟融資難的一把好鑰匙。
目前,中介金融在行為規范和金融監管方面都還存在很大問題,具有很多缺陷,因此,如何才能讓中介金融轉型為共享金融并更好地發揮作用,為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共享經濟服務,還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
第一,必須大力整頓金融環境,整治各種不規范的金融行為,包括互聯網金融在運作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第二,要加快社會征信體系建設,加強大數據的整合和共享工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采信、統一整理、統一整合、統一運用的要求,將目前分散在各個部門的大數據,能夠統一起來,由相關職能部門管理,實現共享;第三,要加快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形成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對包括共享金融在內的金融行為實施統一監管;最后,要實施高度嚴厲的金融處罰措施,對共享金融發展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堅決予以處置。
總之,只有發展共享金融,才有可能比較好地推動傳統金融改革,轉變傳統金融機構的觀念,從根本上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難題。(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譚浩俊)。
?
?
?
?
相關鏈接:
嚴苛風控+資產多元化?互聯網金融"正規軍"逆生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