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今日表示,針對自然科學基金的管理使用情況,基金委規范財務管理,加強資金監督,從對內和對外兩個角度來管理,不能在內部產生任何尋租空間。
國新辦今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情況。針對如何“管好用好248億自然科學基金”的相關問題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作出上述回應。
韓宇指出,一方面隨著國家對科技投入、研發投入的快速增長,怎么用好管好的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從基金委來看,30年來經費增長300倍,但是基金委始終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確實把管好用好科研經費這份責任牢牢記心上。
基金會從去年,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若干意見的要求,會同財政部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和發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目的都是為了加強經費的管理。
韓宇稱,在“十三五”期間,基金委在繼續貫徹落實這個《辦法》的同時,將從三個方面加以具體推進:一是要完善制度體系。所謂制度體系,就是要通過科學、公正、評審,依靠專家遴選出創新的項目,保證錢真正用在創新的人身上、創新方向上,通過完善制度建設,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評審制度平臺,為科學遴選創新項目和人才孕育創新思想來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在錢的具體使用上,我們要規范財務管理,健全安全、規范、高效的科學基金財務管理體系,在內部管理方面每一筆賬目都痕跡清晰,資金流向明確。通過完善管理體系來提升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水平。同時我們還要逐步全面實現預算的績效管理,強調尊重基礎研究規律,構建職責清晰、科學規范、公開透明的資助項目、資金管理的新機制。
在財務管理方面,我們要加大力度,完善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去年我們會同財政部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首次提出了間接經費,完善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如何通過這樣經費杠桿來強化依托單位的管理責任,建立依托單位的信用等級、評價體系,也是我們今后一個工作重點。
三是要加強資金監督。經費被評審完之后,我們撥付到依托單位,撥付到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首先我們會在管理上按照國家的要求,在經費的使用上少干預,但在經費的管理上按照最小化的原則對經費使用,按照國家的要求進行以抽查、審計的方式對項目經費使用進行總體把握和判斷。
在科研單位領域,鼓勵和指導依托單位要推進痕跡管理,使項目的經費確實用在科學研究上,充分發揮依托單位在科研經費管理的主體作用。
韓宇說,通過間接經費的核定辦法、間接經費管理機制,來明確和建立依托單位在行使資金監管主體責任等方面的信用等級評價體系,研究制定信用等級和間接經費掛鉤的有效機制,也就是說經費管得好,間接經費就有可能增加,真正形成一種正向激勵的工作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文當日也表示,基金委現在正式在編200多人,管理248億的經費,要從對內和對外兩個角度來管,對內不能在基金委內部產生任何尋租空間。
他說,怎么保證不產生尋租空間?基金委實行專家決策機制,工作人員不能作出這個項目給誰的決策,所有的項目評審都是按兩輪來做,第一輪是通訊評議,每一個項目要請4—7位專家,根據項目類型不等,根據譜系不同,請4-7位專家通訊評議,這些專家都評完了之后把所有項目排隊。
第二是會評,請專家來,根據不同類型項目請十幾個到三十幾個專家,這些專家投票,采用現場開票的方式,專家投出什么結果就是什么結果。這樣基金委內部人員沒有尋租空間。
此外,高文指出,基金委對外并不直接對個人,而是對依托單位,依托單位就是大學和研究所,一旦有舉報就會查清楚交由依托單位處理。這樣對依托單位的管理就有相當的威懾作用,如果管得好,后續在間接經費或者是評價方面信用度就會升高,如果出問題了信用度降低,降低會影響到經費,影響到申請質量。
高文說,基金委現在有2%抽查的做法,每年都會抽查2—3個省,2%項目的執行情況有審計部門跟進,抽查完了以后我們懲罰的是依托單位,通過對內對外這兩個方面把國家的錢管好。
?
?
相關鏈接:
全國城鎮醫保基金結存逾8千億 支出存上漲壓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