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濟寧騎行到沈陽
“地面上人群,有合也有分……”黑瘦的山東小伙王宏曄,騎著一輛寫滿“關愛失獨老人”字樣的自行車,一路從山東省濟寧北上來沈。“我有一腔熱情,想用一個平凡人最笨的方法來表達我內心的希望:失獨老人是孤獨的,讓我們一起伸出手幫幫他們吧!”
緣起
同學亡故 他目睹失獨父母悲痛
王宏曄告訴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1987年出生的他是獨生子女。他有個高中好友叫張令彬,與他情同手足。在王宏曄眼中,令彬絕對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學習成績好,畢業后做了家鄉小學的老師,有了一份穩定工作。
可2012年12月1日,噩耗傳來,令彬騎電動車回家,路上被一輛滿載的貨車迎面撞飛,當場身亡。“他才22歲,生活剛剛穩定,就突然去世了。他的父母從此就郁郁寡歡,悲痛欲絕。”王宏曄說,“雖說令彬還有個姐姐,但遠嫁外地,也幫不上啥忙,令彬父母的生活一下子就變得灰暗沉悶了。”
除了令彬,王宏曄高中隔壁班的一名同學也因在外地執行任務時發生了意外車禍身亡,父母因此很難走出陰影。“身邊這么多失獨老人,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的痛苦和無奈,所以我才萌生出為他們做些事情的念頭。”王宏曄說。
騎行
一路向北 呼吁關愛失獨老人
今年4月26日,王宏曄在張令彬的墳墓前深鞠一躬,拾起一塊石頭揣進包里,騎著自行車開始了北上的旅程。“東北,是令彬在世的時候,我們倆都想去看看的地方。揣著這塊石頭,就相當于我把他也帶來了。”
王宏曄親手制作了三塊木制宣傳牌,在車身上寫滿了“關注關心關愛、幫助資助援助苦難中的失獨老人”字樣。他告訴記者,自己只是個平凡人,只能想到用最笨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想到騎行。
歷經50天,王宏曄騎到了沈陽。“沈陽人很熱情,也很有愛心,很多人看到我車上的標語,都會仔細聽我講完故事和愿望。”王宏曄告訴記者,下一站他將去鐵嶺,之后繼續北上,途經吉林延邊,最終到達黑龍江漠河。“這一路很多愛心人士都支持我,都表示要是身邊有失獨老人,一定會盡自己所能幫幫忙。這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王宏曄說。
希望
善待父母 珍惜身邊人
“其實,長途騎行是很累的,但我心里有支撐下來的動力。那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失獨老人的故事,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幫助失獨老人跨過心里那道坎兒。”王宏曄告訴記者,他希望能創立一個專門幫助失獨老人的志愿者協會,希望建立一個幫扶基金,更希望能以朋友令彬的名字來命名。
王宏曄親眼目睹失獨父母的悲痛,又歷經風雨一路騎行宣傳,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愛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失去唯一的孩子,就好像失去了一切。”王宏曄說,“能過上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是一種福氣,我們都該善待父母,好好珍惜身邊人。”
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 唐心萌
攝影記者 王 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