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藏經洞
95年春月,我剛剛在汕頭國際城市邀請賽中打上了業余6段,棋力已接近準專業水平了,那時,父親的案頭總是有幾冊棋書古譜,一有閑暇,便認真地鉆研,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書中看到一箋詩稿:一卷吳圖一豆燈,兩窗雨雪兩袖風,三間草舍無俗韻,四壁圖書有雅情。五岳登山尋翰墨,六合覓古會紋枰,不逐功名不逐利,身自清涼心自明。
我于古詩詞未窺門徑,問過父親,方知詩中吳圖乃是圍棋之意,典出唐-杜牧《重送絕句》:“絕藝如君天下少,閑人似我世間無。別后竹窗風雪夜,一燈明暗覆吳圖。”敦煌棋經中就兩次提到過“漢圖一十三勢”和“吳圖二十四盤”。
此時,距離三國已經差不多300年了。晚唐詩人張喬亦有《送棋待詔樸球歸新羅》“海東誰敵手,歸去道應孤。闕下傳新勢,船中覆舊圖”句。
棋待詔
其中舊圖也是指的吳圖,所謂復舊圖,便是打譜。父親告訴,詩中六合覓古會紋枰句便是在探求古人的棋譜中體味圍棋的六合之道,品味父親的詩,我忽然對古譜,以及圍棋的古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畢竟是二十年前,社會雖已進入信息時代,要找到一些圍棋的有關資料,真比登天還難。
碁聖 本因坊秀策
今日,我幾乎以收藏到了所有我能搜求到的古今中外的棋經棋譜,各種全集、大系,查閱資料,信手拈來,幸福感油然而生!在浩瀚的圍棋文化史中蕩起一葉扁舟悠哉游哉,品味圍棋文化,蕩滌求道心靈。其樂何極!
第一章對于圍棋文化的思考
本書旨在追尋著圍棋歷史的痕跡,細細品味圍棋文化的甘甜,那么,首先要搞清何為“文化”。
文化一詞的出現,最早大致是在漢代,西漢時劉向之《說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意思是指治天下當以文教化,教化不成,然后加誅。其實以文教化的意思,早在戰國時期便已出現,此語出自易經《易·賁卦·彖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