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連心橋 助摘貧困帽
——博白縣開展結親幫扶活動全面打響脫貧戰
博白是廣西人口大縣,也是扶貧大縣,脫貧任務很重。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該縣共有貧困村138個,排廣西第二位;貧困戶2.6萬戶,貧困人口12.5萬人,排廣西第四位。而按照計劃,博白今年要實現3.25萬人脫貧,占總數的1/4以上;62個貧困村脫貧出列,約占總數的1/2。
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從今年年初開始,博白縣在全縣范圍掀起了“結親幫扶、脫貧致富”活動。活動主要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與貧困戶廣結親戚,廣交朋友,真心幫扶,脫貧致富。整個活動將持續到2020年全縣完成所有貧困人口脫貧為止。
“結親幫扶與脫貧致富是聯動一體的有機整體,結親幫扶是抓手,脫貧致富是目標。”博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厚強說。
“結親幫扶”不漏一家一戶
在今年3月10日召開的動員大會上,博白縣正式啟動“結親幫扶”活動。會上明確提出,“結親幫扶”要做到貧困戶全覆蓋,不漏一家一戶,凡是機關事業單位在編在崗的公職人員都承擔“結親幫扶”責任。
動員大會后的數天內,博白縣各鎮各部門立即組織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員和幫扶干部深入結親幫扶對象家中,摸清情況,并將信息錄入《博白縣開展“結親幫扶、脫貧致富”活動名冊》和《博白縣開展“結親幫扶、脫貧致富”活動戶情征集卡》。
活動方案要求,結親的干部要按照“六幫”(政策上幫、技術上幫、項目上幫、資金上幫、銷路上幫、生活上幫)、“五必訪”(傳統佳節必訪、生產忙季必訪、有了困難必訪、生老病死必訪、出現糾紛必訪)制度聯系幫扶的群眾。
同時,干部每個月至少要與結親的貧困戶電話聯系1次以上,每個季度到所結親的貧困戶家中走訪1次以上,并認真撰寫民情日記,將所訪所做、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下來,作為日后精準幫扶的有效輔助材料。
干部級別不同,所承擔的幫扶任務也不一樣。對此,博白縣通過實施聯系服務貧困戶“865321工程”來確保幫扶任務層層落實。所謂“865321”工程,即在每位縣領導掛點1個鎮、幫扶1個貧困村的基礎上,廳級領導干部在所聯系鎮每人聯系8戶,處級領導干部在所聯系鎮每人聯系6戶,正科級干部在所聯系村每人聯系5戶,副科級干部在所聯系村每人聯系3戶,中層干部在所聯系村每人聯系2戶,一般干部在所聯系村每人聯系1戶。
據統計,目前該縣干部已走訪慰問貧困戶2.3萬多戶,發放結親幫扶聯系卡2.5萬多張,制訂幫扶計劃2萬多份,協調解決突出問題6520個。
“對癥下藥”實現精準扶貧
“對于貧困村的扶貧工作,村情一定要清楚,思路一定要清晰,具體措施一定要符合市場規律。”駐頓谷鎮舊門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羅法榮說。
在舊門村的扶貧工作中,羅法榮結合村情發展規模產業。他召集村里的9戶蔬菜種植大戶,成立了合作社,他本人擔任合作社社長。合作社流轉土地3000多畝,種植2000多畝辣椒、100多畝黑皮冬瓜等經濟作物。通過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模式,讓全村800多戶農戶有穩定的土地租金收益,同時有300多村民還參與基地各種工作,有了一定的勞務收入。
在“結親幫扶”的扶貧工作中,博白縣注重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堅持“輸血、造血、活血”并重,有的放矢、對癥下藥,逐步實現結親幫扶由幫錢幫物向幫思路、幫技術、幫項目轉變。
對于貧困戶,先進行摸底分類,然后實施不同的幫扶舉措。比如,對有勞動能力、又有發展產業意愿的貧困戶,側重考慮在產業項目和資金上給予扶持,幫助其選準和發展產業脫貧致富,而對有一定勞動能力、但沒有發展產業意愿或者不具備發展產業能力的貧困戶,要通過加強就業培訓指導,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幫助其通過就業實現脫貧。
對于整村扶貧,博白縣將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關鍵點和切入點。根據貧困村的具體條件、資源稟賦、特色優勢,選擇村民熟悉認可、參與性強,與貧困戶的現實條件相適應的產業,采取提供種苗、小額貸款或貼息、信息技術服務等方式進行扶持,堅決避免所培育的產業與當地社情民意“水土不服”。
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結親”
民營企業特別是一些農業企業與農村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為集結更多的力量,博白縣發動全民參與,特別是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商會組織參與“結親幫扶”,開展了“百企聯村脫貧攻堅”活動,使其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
廣西桂牛水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博白一些農村推出了“養殖奶水牛、種植牧草”項目,公司通過縣農村信用社向每戶貧困戶貸款10萬元,實行公司擔保、政府財政提供風險保證金、3年貼息、企業還貸、付息的模式,帶動數百貧困戶1年脫貧2年致富。
自“百企聯村脫貧攻堅”活動啟動后,很多民營企業紛紛響應、積極參與。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政府首先引導企業落實結親幫扶對子。駐鎮民營企業一般就近配置,原則上一個民營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結成“一幫一”對子。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與貧困戶結成“一幫多”對子,也可以組織多個民營企業與貧困村結成“多幫一”對子。
在幫扶中突出發展產業,通過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為幫扶村農產品提供產、供、銷等服務。同時,突出就業安置,動員民營企業在幫扶村吸納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在幫扶上不拘泥形式,鼓勵靈活幫扶,引導民營企業大力扶持幫扶村的村屯道路、水利、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公益慈善項目等。
而對于參與幫扶的民營企業,博白縣積極落實優惠和表彰政策。
?
?
相關鏈接:
紅色故都 今朝更好看——“共和國搖籃”瑞金脫貧攻堅觀察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安徽:產業脫貧主打“特色”牌
張家界紅色旅游帶動革命老區3萬人脫貧
郝康理:樹立“全域旅游”發展理念 旅游扶貧助推區域脫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