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佳)帶上廚師帽、口罩、套袖、系上白圍裙,來自東城區的100多名中小學生近日來到東城區帽兒課程活動中心,與食品老字號工作人員、民俗專家體驗學做驢打滾,做香包、五彩線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在活動中心,北京和平北路學校的同學們紛紛變身成為面點小師傅,在老字號師傅的指導下像模像樣的學習傳統小吃制作方法。
在這場由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和東城區帽兒課程活動中心聯合主辦的“老字號走進課程實踐”活動中,雙方相互授牌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今后每年都將推出北京果脯、茯苓夾餅傳統制作技藝等非遺項目進入帽兒課程活動中心,并推廣不少于四種傳統食品現場制作教學實踐活動,預計每年約有1000人次以上的中小學生參與活動。
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紅螺食品董事長李效華表示,紅螺的傳統食品制作技藝進入帽兒課程活動中心,成為孩子們的選修課程,也能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學到技能,深入了解傳統食品背后的文化價值。對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具有借鑒意義。
攝影/本報記者 汪震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