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黔中生機勃勃
——“三新”貴安勇攀發展高峰
美麗的貴安大道。
有形的發展變化背后,是無形的強大力量。當全國很多新區發展,在依靠存量帶增量的時候,貴安新區從零開始,白紙繪圖。
地區生產總值,3年增長72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3年增長500多億;
直管區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分別增長了5800多元、4000多元。
……
發揮理念引領、責任擔當、實干興區的力量,自成立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全省,3年的開發建設“干”出了一個貴安。
“一個真正在做增量的新區,它向前的每一步,都注定了更艱難。一個要走前列、做表率的新區,意味著作出更大的貢獻,實現更高層次的目標。”
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馬長青一席話,是對“貴安貴在有擔當,新區新在新作為”的最好注腳。
獲批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新型城鎮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海綿城市建設、美麗鄉村標準化等一批試點以及雙創示范基地等重大試點試驗任務,貴安新區在試點中先行,在實踐中示范,把試點變成亮點,把試驗變成示范。
這里,一座新城市正在崛起,一種新經濟正在構建,一種新動能正在煥發。
新城市:彰顯最具貴安特色
在貴安,感性的自然和理性的城市相得益彰。
60余項高標準規劃、“多規融合”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塑造“五位一體”的城市風貌、建筑風貌、道路風貌、生態風貌、文化風貌,堅持產城景文互動融合,貴安不“攤大餅”、只“蒸小籠”。
風貌塑造先行,在國家級新區中,貴安已經初步展現出自己城市的獨特個性——
對直管區58個村寨實施保護性改造提升,對20多萬畝田園按照現代觀光農業進行規劃建設,新區率先在現代城市建設中彰顯田園風貌;
一批園區廠房、新型社區、度假酒店體現出濃郁的“綠水、青山、紅瓦、白墻、披檐、豎窗、通廊”鮮明特征,新區率先在城市建設中彰顯了具有貴安特色的建筑風貌;
堅持低沖擊開發模式,陸續啟動實施“十河百湖千塘”和“五區八廊百園”工程,投入47億元在中心區啟動海綿城市8大類67個項目建設,推進全域景觀化、生態化和旅游化,新區率先在城市建設中彰顯具有山地特色的生態風貌。
基礎配套先行,貴安高起點打造城市功能初步奠定了一個現代化新興城市的基礎——
3年投資千億元,建成近600公里城市路網,啟動6個軌道交通項目,建成水、電、氣、訊、污等市政管網900公里,北師大貴安附校、同濟貴安醫院等公建配套高端起步,花溪大學城二期全面展開,12所高校已入駐和正在建設。
產業培育先行,貴安以產興城,以產業聚集加速城市人氣商氣提升——
3年,新區入駐企業100多家,新增市場主體和注冊資本分別比新區成立前增長了4倍、88倍。隨著高通、富士康、微軟、三大通信運營商、華為、聯影醫療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引領性項目落地、建成投運,依靠3000多億元的招商項目支撐,新區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大健康醫療、文化旅游、現代服務五大主導產業高端切入,強勢發力。
新經濟:打造最具核心競爭力
年初,貴安新區與美國高通公司正式宣布攜手進軍服務器芯片領域。僅僅5個月之后,雙方合作的重要載體貴州華芯通公司已正式運營,并建立了服務器開發平臺。
隨著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年產15萬輛純電動汽車產業項目正式落戶,貴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力起跑。這一“跑”,將有望為貴州工業“跑”出300億元的工業產值,帶動800億元以上的配套產業發展。
全面參與綠色數據中心相關在研國標的制定,致力于打造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范基地的貴安新區,將為中國綠色數據中心的設計、建設和運營,提供具有借鑒意義的實踐經驗。
打造“互聯網+汽配”平臺的億象網絡科技,1年多時間里,積累了500家汽配商戶、1萬家線下修理廠資源。
……
一項項新技術、一個個新產業,催生了一批批新業態、新模式,也成為一個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貴安,是要奔著“最具競爭力的全省經濟發展新高地”的目標而去。
加快綠色大數據中心和大數據創新應用示范基地、大數據人才培養基地、智能終端制造基地、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一中心四基地”建設;推進大健康新醫藥產業,打造“醫、養、健、管”全產業鏈;新能源汽車、三一重工等一批高端裝備制造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依托西部綠色金融港、貴安中心、貴安高鐵綜合體、貴安云谷等項目的“互聯網+現代服務業”新業態已現雛形;引進貴澳、臺灣紅柿子等龍頭企業,打造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目標達成,新區要有新內涵,要有新動力。
依托花溪大學城人才資源密集優勢發展“頭腦”經濟,推動金融租賃、物流運輸等現代服務業覆蓋發展“共享”經濟,以電商生態城、西南糧食物流城等為載體發展“平臺”經濟;打造“大學城+大學生+大數據+大創意”模式發展“雙創”經濟;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總部入駐發展“樓宇”經濟。
在加快五大主導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依托創新驅動,一批新經濟在貴安新區開始孕育成長。
新動能:釋放最具發展新活力
發展新經濟,還要開啟新動能。新動能匯集成發展的新活力,讓“貴安氣場”越做越大,“貴安磁場”越來越強。
90天完成管理機構的組建,180多天實現社會事務正式托管,400天編制完成總體規劃和26個專項規劃;400天完成新區城市路網框架搭建;365天實現富士康貴州第四代產業園建成投產;綜保區當年獲批、當年建成、當年通過驗收……
新動能,在不斷刷新記錄的“貴安速度”中。
第一個在國家級新區中探索兩級扁平化管理體制,11個大部門只有80個編制;在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上不斷突破,全省第一個實現“一顆印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支隊伍管執法”,率先在全國探索“六個一批”證照分離改革新模式,率先探索行政審批“一顆章”、審管服務“一張網”、標準規范“一清單”改革新路,營造了一個高效的政務環境。
新動能,在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貴安效率”中。
念好“山字經”、編好“水故事”、打好“公園牌”、把好“環保關”,堅持環境“綠”、產業“綠”、生活“綠”,貴安新區造林綠化3.4萬畝,初步建成了一批公園和生態景觀帶,淘汰落后產能130多家,完成農村清潔能源入戶1.1萬戶,按照國內最高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建成5座污水處理廠。
新動能,在打好生態金字招牌的“貴安理念”中。
目標方案化、政策化、項目化、一個個目標變成一份份翔實清晰的“任務書”、“時間表”,新區上下掛圖作戰、掛牌督辦、任務日清月結,這就是新目標下貴安人的新狀態。
新動能,還在“小雨大干、大雨小干、沒雨拼命干”的“貴安精神”中。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兌現一張張發展的“軍令狀”,干字當頭的貴安人每一天都上足了發條。
一項項攻堅克難的目標達成,意味著又站在另一個新的起點,貴安不斷攀登著發展的新高峰。
“2016年實現高標準脫貧、2018年率先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向基本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6月12日,貴安新區建設五大發展新理念先行示范區暨十三五規劃實施動員大會召開,又拉響了“五年三大步”的戰役。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廣東篇】工匠精神是成就“中國質造”的強引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