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從市檢察院獲悉,《青島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條例》頒布實施五年來,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把實施《條例》與反腐倡廉工作緊密結合,認真抓好《條例》的宣傳貫徹落實,在預防職務犯罪領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建立聯系會議制度
根據《條例》的規定,我市成立了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各區、市也都普遍成立了以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預防職務犯罪領導小組。市檢察院密切與有關單位的聯系配合,大力加強新型社會化預防協作機制建設,與30余家單位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預防職務犯罪信息通報制度、廉政準入等制度,加強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努力實現專業預防與社會預防的有效對接,努力形成上下一體、偵防一體、社會一體的預防聯動工作新機制。
近幾年來,專門抽調全市檢察機關精干力量,以全市預防職務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名義籌備組建了 “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宣講團”。從2013年起,連續3年開展了送法“進農村、進國企、進機關”警示教育巡回宣講活動。深入到10個區(市)和50多個單位,共宣講60余場,聽眾近4萬人次。即墨市檢察院在2014年全市涉農巡回宣講中,有兩個村莊的村干部在聽完警示宣講后,主動提供涉農職務犯罪線索兩件,該院立即組織人員進行了警示約談,加強監督檢查,使干部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
108個工程同步預防
市檢察院和全市10個基層檢察院都普遍建立了警示教育基地。自2013年8月以來,市檢察院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先后接待200余批次近2萬人次參觀、接受警示教育。積極服務于中央經濟改革,對城市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項目、生態環保開發項目以及投資在億元以上、全市有影響的108個建設工程進行同步預防。市檢察院領導多次帶領有關人員深入到地鐵等施工現場進行工作指導。
市檢察院與全市38個基層派駐檢察室協調,主動聯系大項目,將職務犯罪預防工作關口前移,暢通群眾訴求、化解矛盾糾紛、預防和查處職務犯罪。各派駐檢察室共進企業140余次,開展法律咨詢和宣傳190余場次。市檢察院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重大工程志愿者服務站,目前全市聘任職務犯罪預防志愿者400余人,開展活動200多次。
行賄犯罪檔案可查詢
2013年以來,市檢察院通過與市財政局共同簽訂《青島市政府采購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實施辦法(試行)》等,積極拓展行賄犯罪檔案查詢范圍,全市檢察機關受理查詢2萬余次。城陽區檢察院為方便服務對象查詢,在該院官網上開發建成了“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網上受理平臺,受到了服務對象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全市有11個單位或個人因存在行賄犯罪記錄被取消了準入資格,促進了工程建設及采購等領域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結合十八大以來我市檢察機關查辦的典型職務犯罪案件,我市建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重大典型職務犯罪案件深入剖析機制,五年來,全市檢察機關共提出預防檢察建議203份,撰寫案例分析、調研報告和預防年度報告384篇。
權力尋租收受賄賂 教育督學污染校園
李某某,原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青島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督學。2007年至2014年間,李某某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個人及相關單位給予的現金、銀行卡、購物卡共計44萬余元,為上述個人和單位在辦理擇校生、工作上支持等事項提供幫助。2015年6月,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貪污挪用二百余萬 個人理財嚴懲不貸
劉某某,原平度市鳳臺街道辦事處西潘家疃村報賬員。2013年1月至2月利用職務之便,兩次挪用本村土地補償款200萬元用于個人理財。另侵吞本村土地補償款銀行利息萬余元。2014年8月,法院以挪用公款罪、貪污罪,數罪并罰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年。
濫用權力受賄十萬 當庭翻供難逃牢獄
董某某,原即墨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中心工作人員。2010年5月至11月,收受他人賄賂10萬元,在明知該市某某村一處準備出讓的26.12畝土地沒有辦理征用手續的情況下,幫助他人將相關征地檔案借出,由他人篡改勘測定界圖等圖紙,董某某填寫虛假的土地出讓方案逐級審批,使他人非法獲取土地使用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79萬元。 2014年12月,法院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數罪并罰,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不負責任亂用權力 玩忽職守情節嚴重
沈某某,原市房地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 2009年至2011年3月,在辦理市南區某某路數套房產借款抵押權登記過程中,違規辦理超過約定價值的抵押權登記,造成數名抵押權人超過抵押房產約定價值1241余萬元的債權無法受償;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違規辦理房產過戶,造成房主損失560余萬元;為幫助他人辦理違章房屋房產證,行賄3萬元。 2015年7月,法院以玩忽職守罪、行賄罪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三個月。
?
?
相關鏈接:
青島車主為防冰雹砸壞愛車 棉被紙殼齊上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