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坊間熱議的“叫停免費通話服務”傳言,工信部昨日(23日)表示,鼓勵相關企業持證合法經營,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語音聲音和服務。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多數主流通信軟件都是合法持證企業,工信部這一表態也可視作對相關傳言的辟謠。
相關企業稱未收到通知
據媒體報道,工信部將叫停非運營商資質的所有個人免費通話服務,涉及的產品包括釘釘、易信、企業微信、云之家等。報道中還稱,此前三大運營商曾向工信部提交了相關說明,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和討論,工信部做出了叫停決定。這次叫停的是企業類社交軟件,多以商務電話為名,提供給用戶時長不等的免費通話。對于關停期限,給出的是未來10到15天(7月1日前)。
工信部公告稱,按照《電信條例》及《電信業務分類目錄》規定,國家對電信業務經營實行許可制度。通話服務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基于通信網(固定網和移動網)的端到端雙向實時話音業務,二是由通信網和互聯網共同提供的IP電話業務,三是基于互聯網的端到端雙向實時話音業務。前兩者屬于基礎電信業務,應持有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第三類屬于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應持有相關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未獲相關許可開展業務,屬于非法經營行為。
“我部鼓勵相關企業持證合法經營,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語音產品和服務。同時,為了規范市場秩序,遏制騷擾電話蔓延,對存在違法經營行為的,我部將依法予以查處。”工信部稱。
新京報記者致電多家涉及相關產品業務的企業,微信、云之家等均表示截至目前未收到上述通知,釘釘表示不予置評。
三大運營商負責人則表示“沒有聽說此事”。
分析稱多數企業已具備資質
接近工信部人士稱,該表態可視作對“叫停非運營商資質的個人免費通話服務”傳言的辟謠,總體是鼓勵創新業務發展的,打擊的是超范圍非法、無證經營。重申已有規定,是由于不同產品構成復雜,不能一概而論,也不方便針對具體企業表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電信行業研究部副主任胡海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可以看出,主管部門不會以一刀切的方式限制非運營商資質企業相關業務發展;另一方面,對于目前市場中部分企業有超范圍經營、非法經營,甚至無證經營現象會給予打擊。
“目前市場中部分企業有超范圍經營、非法經營,甚至無證經營現象,包括其他小企業,會提供話音回撥業務,騷擾電話,VoIP非法落地等,對用戶權益帶來侵犯。此外,也有部分提供基礎點對點話音業務,確實侵犯和沖擊了基礎運營商點對點話音業務。”胡海波表示,這部分需要給予嚴厲打擊。(記者劉夏)
?
?
相關鏈接:
工信部辟謠“叫停免費通話服務”傳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