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在25日首次發射中一飛沖天、一舉成功。對此高度關注的數位海外專家均表示,長征七號首次發射圓滿成功標志著中國運載火箭家族增添了一位舉足輕重的成員,它將為中國航天承擔扛鼎重任。
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運載火箭指揮部主管創新的專家熱羅姆·維拉說,中國正在更新其運載火箭家族,長征七號作為中型火箭將在中國各類航天戰略任務中發揮作用。
關于長征七號的主要特點,維拉表示,這種火箭可在不變更發動機和火箭各級的情況下加裝不同的助推器,并使這些“模塊”協同工作。長征七號還采用有利于環保的低溫液氧煤油燃料,可以顯著降低成本。此外,中國新建的海南文昌發射場的地理位置對于承擔地球同步軌道發射任務(軌道高度近3.6萬千米)無疑更具優勢,因為大部分商業衛星都屬于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諳熟中國運載火箭家族的維拉還認為,2015年運載多顆小衛星的長征六號火箭首飛成功,標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開始亮相,長征七號會延續長征六號的成功,它們將與今年晚些時候首射的長征五號大型火箭,在未來10年極大提升中國航天運載能力。
美國行星學會的載人航天專家賈森·戴維斯也表示,長征七號這一多用途中型火箭將成為中國的主力運載火箭。按計劃,到今年年底中國將在短短一年內便擁有長征七號、長征五號兩種新型運載火箭,顯然中國在“投資未來”,提升航天運載能力。
預計長征七號將承擔貨運飛船發射任務,為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運送補給。因此,戴維斯認為,長征七號發射也是中國載人航天計劃的重大里程碑,這一成就和中國空間站歡迎國際合作的立場,彰顯了中國的“太空雄心”。對此,美國航天期刊《太空飛行》評論說,發射長征七號表明中國的新“太空港”(即中國未來的空間站)即將盛大開幕。美國太空科技媒體觀察員赫內·米庫爾卡則評論說,研制長征七號表明中國已將目光投向深空探索。
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旗下知名期刊《航天新聞》的觀察家伊戈爾·利索夫表示,發射長征七號標志著中國在新式中型運載火箭技術領域步入世界先進行列。與全球同級別的運載火箭相比,長征七號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環繞地球的一個橢圓軌道,航天器自該軌道加速后可進入地球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領先其競爭對手。預計數年后,長征七號將在中國運載火箭家族中完成主力新老交替。
日本運載火箭協會理事吉田久信評論說,長征七號代表目前中國運載火箭研制技術的最高水準,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非常適合發射貨運飛船。今后中國可用這一型號的火箭加快完成其空間站的建設。此外,中國運載火箭具有極高的發射成功率,長征七號能夠為中國和其他國家發射更多的人造衛星。(綜合新華社駐巴黎記者張雪飛、駐莫斯科記者張繼業、駐東京記者華義、駐洛杉磯記者郭爽、駐華盛頓記者林小春報道)
?
?
相關鏈接:
長征七號火箭的“冰火兩重天”
解碼長征七號:中國未來主力火箭即將首飛
海口5個醫療組做好醫療應急準備工作 保障火箭發射
大海之南 長箭待發 ——寫在文昌航天火箭首飛前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