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丁林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9日電(記者黃昂瑾)信仰猶如燈塔,撥開迷霧、劃破黑暗,助航揚帆挺進。?
2016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這個帶領人民追求民族獨立、實現人民解放、奔向國家富強的執政黨,在歷經近百年的坎坷磨礪后,始終不忘的是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和目標,而這一堅定的信念,也為中國共產黨排除萬難、絕處逢生、重見曙光提供最強支撐。?
誠如習近平所說,有了理想信念,才有活的靈魂;喪失信念,堤壩就會崩潰。?
站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的時間節點,回望黨的光輝歷程,重溫黨的紅色信仰,是我們傳承共產黨人的優秀成果,實現從思想上到行動上肩負起時代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之根本動力。?
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習近平曾就何為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如是回答。其實,中國共產黨在誕生之初,就將馬克思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并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
“革命理想高于天。”《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中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也就開闊了,就能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因此,任何一名在黨旗下宣過誓的共產黨員都必須銘記,為了理想信念,就應該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在中國共產黨苦難而光輝的歷程中,我們從來不缺優秀的榜樣。?
在2015年6月12日召開的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說:“陳云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們紀念陳云同志,就要學習他堅守信仰的精神。無論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陳云同志始終堅守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不動搖。”習近平指出,陳云同志在入黨時就認識到:“此身已非昔比,今后不是做‘成家立業’的一套,而要專干革命。”他對自己選定的共產主義信仰篤信終生。陳云曾說:“一個愿意獻身共產主義事業的共產黨員,不僅應該為黨在各個時期的具體任務而奮斗,而且應該確定自己為共產主義的實現而奮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觀。”?
作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陳云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指出,陳云同志身上表現出來的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求真務實作風、樸素公仆情懷、勤奮學習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面對當今大仍有少部分黨員干部存在信仰缺失的問題,習近平提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會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
對此,習近平指出,為造就崇高信仰、堅定信念、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廣大黨員干部要通過堅持不懈學習,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不斷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
學習馬克思主義 ?用哲學科學武裝思想引領行動?
馬克思主義是共產黨人的信仰,更是共產黨人的“真經”。?
“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自中國共產黨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而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傳統。習近平強調,黨的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干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為看家本領。?
習近平指出,不了解、不熟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歸根到底是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的,把這些基本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結果。對此,習近平號召廣大黨員“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更好地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在關于“提高解決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講話中,習近平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需重點學習以下原理和方法。?
世界統一于物質原理,是辯證唯物主義最基本、最核心的觀點,遵循這一觀點最重要的就是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目前我國的客觀實際就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這一客觀實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要求人們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而矛盾是事物聯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要堅持問題導向,即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要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局面的突破口。?
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的原理,即“實踐決定認識,是認識的源泉和動力,也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推動正確的實踐,錯誤的認識導致錯誤的實踐”。?
此外,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揭示了物質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特性,要求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充分運用辯證方法觀察和處理問題,正確分析矛盾,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克服極端化、片面性,不斷提升辯證思維能力。”?
對此,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研究中國國情最根本的科學思想武器。只要真正掌握了這個思想武器,就有了觀察宏觀中國、整體中國、外部中國的“望遠鏡”,也有了觀察微觀中國、個體中國、內部中國的“顯微鏡”,才能夠從宏觀與微觀、整體與個體、內部與外部等不同視角廣泛而深刻地了解正在發生、正在變化、正在發展、正在互動的當代中國,才能夠對當代中國形成較為系統、全面的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提出卓識遠見戰略創意和真知灼見務實決策建議。?
“以‘實事求是’為精髓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為正確認識中國、科學發展中國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方法論。”胡鞍鋼表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