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這個政黨同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緊緊融為一體。哪種政治力量能夠帶領人民完成這兩大任務,就會成為引領中國歷史發展前進方向的領導力量。為了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為了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為了全民奔小康……中國共產黨95年來的歷史,就是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把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7-01 10:16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題: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

      新華社記者秦杰、霍小光、張曉松、吳晶

      歷史長河,奔流向前。

      95載風雨兼程。中國共產黨引領積貧積弱的國家擺脫苦難、邁向輝煌,團結起億萬華夏兒女力挽狂瀾、擊楫奮進。

      95載接續奮斗。中國共產黨創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這個政黨同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緊緊融為一體。

      人間正道,砥柱中流。

      勇于擔當:與生俱來的優秀品格。中國共產黨為國家民族的犧牲與奉獻,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

      “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斬釘截鐵的宣示,向世人再次展現了共產黨人勇于擔當的氣概。

      滄海橫流,方顯勇毅。在關系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一個個重要關口,中國共產黨總是挺身而出、肩負天下興亡。

      “沖決歷史之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穿越一個世紀,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吶喊,仍然擲地有聲。

      那時的中國,列強蠶食、山河破碎;億萬同胞,飽受凌辱、任人宰割。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無數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報國無門;各種政治力量輪番登場,無果而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一次次轟轟烈烈的維新求變,祛除不了“東亞病夫”頹廢衰敗的病根,終結不了內憂外患的夢魘,未能改變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慘命運。

      “諸路皆走不通了”——1921年的新年,面對風雨如晦的神州大地,青年毛澤東曾發出這樣的慨嘆。

      俄國十月革命的火種,點亮了在黑暗中尋路的希望。

      1921年7月,13名來自各地黨組織的革命者在上海法租界秘密集會,以馬克思主義為旗幟,成立了中國共產黨。

      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卻把中國人民對獨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美好追求擔在了肩上。

      95年過去,中國共產黨給了世人太多“意料之外”。

      “六個月內擊潰共軍主力。”1945年底,國民黨曾這樣妄言。

      “共產黨軍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經濟上0分。”新中國成立伊始,曾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能讓一個人口眾多的民族在極短時間內來個180度大轉彎,就如同讓航空母艦在硬幣上轉圈。”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國際輿論這樣評價。

      95年過去,中國共產黨不斷為世界提供著“另外一種可能”。

      從風起云涌的土地革命到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從摧枯拉朽的解放戰爭到新中國成立后的西方封鎖,從來勢洶洶的蘇東劇變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國共產黨堅如磐石,領導國家從落后走向進步,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苦難走向輝煌。

      從連鐵釘和火柴都要進口的農業社會,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制造國和貿易國;從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養活超過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到用30多年時間讓7億多人快速擺脫貧困……中國共產黨開拓進取,引領人民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迷茫走向自強。

      從“一帶一路”的倡議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從“各國共同商量著辦”到“推動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中國正在風云際會的國際格局中,積極貢獻著和諧共存的東方智慧。正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所說,未來中國將是一支和平的力量。

      “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境地,不可逆轉地開啟了當代中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向現代化、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說。

      回望崢嶸歲月,更顯英雄本色。

      美國作家、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曾說,要了解中國,就必須理解中國共產黨;只有了解中國共產黨,才會更加尊重中國所取得的成就。

      北京西郊的中央檔案館,珍藏著多位革命烈士的家書。

      “弟準備犧牲,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而已。”

      “我事畢矣,望善撫吾兒,以繼余志。”

      “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行動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

      38歲的李大釗,36歲的瞿秋白,33歲的彭湃,25歲的王爾琢,22歲的尋淮洲……為了心中的理想,他們愿甘灑熱血寫春秋。

      險峻陡峭的狼牙山,還記著他們縱身一躍的悲壯;浪花翻滾的松花江,還記著他們壯志未酬的高歌;陰森恐怖的渣滓洞,還記著他們將照片中的親人貼在心口的訣別……

      共產黨人就這樣九死一生,在壯懷激烈、風雷激蕩的革命斗爭中,高擎顛撲不滅的精神火炬!

      中央檔案館館長李明華說,世界上很難找到這樣一個政黨,從領導層到基層黨員,一批批為著他們信仰的事業前赴后繼、舍生忘死。

      95年始終如一,中國共產黨人在國家和民族需要的時刻,總是沖在最前,鞠躬盡瘁。

      他們把汗水拋灑在噴薄的油井中、火熱的鋼爐前;把青春留存在青藏高原的崗哨上、馬班郵路的寂寞中;把生命托付給腳下的土地、摯愛的人民。

      “要始終站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把抗震救災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最大實踐,站好先鋒崗、爭當排頭兵……”2014年8月3日云南魯甸地震發生后,中共魯甸縣委第一時間發出《致全縣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公開信》。

      當洪水沖破大堤,空軍某高炮團指導員高建成毅然跳進水中解救失散的群眾和戰士,直到用盡最后的氣力;當“非典”突如其來,不幸感染的武警總醫院主治醫師李曉紅先后3次把轉院的機會讓給別人,彌留之際仍寫下為試藥工作“我愿當個試驗品”的志愿;當地震撕裂大地,小學老師向倩大步沖向學生,直到人們搬開斷壁,才發現血肉模糊的她懷里仍然緊緊抱著3個孩子……

      擔當,意味著犧牲;擔當,意味著奉獻;擔當,意味著迎難而上,改革創新。

      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對國家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高度負責,所有這一切化為中國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意志,頂天立地、百折不回!

      人民至上: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中國共產黨帶領群眾共同奮斗,不斷書寫領航中國的光輝篇章

      從北京坐1個半小時飛機到合肥,從合肥坐1個半小時汽車到金寨,再用1個多小時尋山路而行,才能到達平均海拔700米的大別山腹地。

      “兩個多月前,習近平總書記來考察扶貧工作,我向總書記保證,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第一書記余靜說,“我們共產黨人必須以行動兌現承諾。”

      心系5000多萬貧困人口,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鄭重承諾:“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人民,在共產黨的心頭重于泰山。

      “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清晰顯示,從成立那一刻起,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著名黨章研究專家葉篤初說。

      為了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為了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為了全民奔小康……中國共產黨95年來的歷史,就是黨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把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推向前進的歷史。

      2016年仲夏,東北的黑土地早早披上了莊稼的綠裝。勤勞的農民耕作不息,又一年的好收成即將來臨。

      “免了‘皇糧國稅’,家里再沒拉過虧空,里外里增收。”吉林省前郭縣達里巴鄉四家子村59歲的農民譚業君翻開賬本,劃拉著家里2000年以來的每筆收支。

      70年前,中國共產黨在這里展開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千百萬翻身農民徹底告別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70年后,土地上的耕耘者換了一代又一代,“一切為了人民”的理念始終澤潤人心。

      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與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共同創造、收獲田野上的希望。

      常有外國學者在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時不解:中國共產黨有什么能力,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凝成了一股繩?又是什么魅力,贏得人民的擁戴?

      中共黨史學會會長歐陽淞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哪種理論能夠對這兩大歷史性課題作出正確解答,就會成為中國人民的堅定信仰;哪條道路能夠指引中國人民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就會成為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哪種政治力量能夠帶領人民完成這兩大任務,就會成為引領中國歷史發展前進方向的領導力量。

      就是這樣一種為人民奮斗的高尚情懷,感召著億萬人民跟定共產黨:抗戰烽煙四起,冼星海、丁玲、艾青、蕭軍、張仃、高士其、賀敬之、彥涵……一批批熱血青年奔赴延安。

      就是這樣一種閃耀著真理光芒的遠大理想,感召著無數有識之士選擇共產黨:勝利曙光初現,竺可楨、華羅庚、茅以升、童第周、蘇步青、馮友蘭、梁思成等大多數“中央研究院”院士都站在了共產黨一邊。

      就是這樣一種代表著和平進步的政治主張,感召著大批國民黨愛國將領認同共產黨:人心向背、天下歸心,程潛、張治中、傅作義、鄧寶珊、李明灝、劉斐、陳明仁等秉持民族大義、毅然棄暗投明。

      世界上很少有一個政黨,能夠始終不渝地將“人民”融入自己的理想信念。

      “共產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如果一個政黨一切為人民著想、始終為人民奮斗,怎能不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國家博物館長年舉辦的《復興之路》展覽每天吸引著數以千計的中外游客。

      在解放戰爭陳列區,一架獨輪小推車引人駐足。當年,農家婦女、支前模范董力生就是推著這輛車,穿越槍林彈雨,在淮海前線為解放軍送去小米和白面。

      統計顯示,淮海戰役動員民工225萬人、大小車輛40多萬輛。這40多萬輛車首尾相接,按兩路縱隊,能從南京一直排到北京。

      “勝利就是靠解放區的億萬農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他們分到了土地,成為國家的主人,他們知道共產黨是在為自己打江山!”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黃黎說。

      在貴州省羅甸縣沫陽鎮麻懷村群眾當中,傳唱著一首民謠:“共產黨員鄧迎香,巾幗英雄響當當……昔日愚公是傳說,今日愚公在身旁……”

      為了能讓世世代代被大山阻隔的村子通上路、用上電,鄧迎香帶領村民點蠟燭、掄鐵錘,硬是用12年時間鑿通了一條216米的人工隧道。

      有了這條致富路,村民人均純收入從2009年的1500元,提升到2015年的8120元。

      “做人實在,為老百姓辦實事,我們心中的黨員就是這個樣。”說起像自家閨女一樣的鄧迎香,80多歲的村民楊政芳贊不絕口。

      一切為了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95年永不褪色的赤子情懷!

      一切依靠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堅固根基!

      歷史不會忘記:在高寒缺氧、凍土堅硬的青藏高原上,有10萬筑路大軍歷時4年的艱苦奮戰;三峽工程建設史上,有百萬移民揮別故土、重新創業的感人故事;神州大地快速發展的城市化浪潮中,有兩億多農民工的辛勤勞作……

      共產黨人永遠銘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正是有了這樣一種生死相依的血脈聯系,才會有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好干部不斷涌現;正是有了這樣一種天下歸心的動人邏輯,才會有“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奇跡延續!

      縱觀古今,無數政治力量的興衰沉浮啟示后人:人心向背,決定存亡;人民的選擇,就是歷史的必然。

      延安棗園禮堂里高高懸掛的“為群眾服務”,曾激勵著當年篳路藍縷的共產黨人;今天,中南海新華門內的影壁上,“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仍時刻提醒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說,只有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清醒地認識到,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因為此,中國共產黨才能在異常殘酷的斗爭中和曲折艱難的環境下,始終成為領航中國的中流砥柱。

      與時俱進: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的鮮明特質。中國共產黨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筑就民族復興的美好夢想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百年夢想,曾經如此遙遠;偉大復興,今朝如此切近!

      世界在注視: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后,中國共產黨又會有怎樣的新思路、新部署?

      人民在期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的這5年,黨中央會有怎樣的新理念、新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新實踐中,形成了以中國夢為目標、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關鍵、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增進人民福祉為根本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一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出版兩年間,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550萬冊。

      “這部書對南非、非洲和世界都有重要借鑒意義。我們應該學習習近平在書中闡述的建立一個符合自己社會結構特點的發展戰略。”南非人文科學研究理事會學者埃普麗爾說。

      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不離根。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這個“最先進的思想武器”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革命28年間,從“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到“農村包圍城市”,從推翻“三座大山”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的淬煉中,開創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正確道路,創立了人民共和國。

      執政67年間,中國共產黨人在前無古人的艱辛探索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廣闊天地,走出了世界矚目的中國道路。

      “我們黨從不簡單拿來,也不輕易摒棄,而是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找到了真正適合的道路,那就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陶文昭說。

      當前,爬坡過坎的中國面臨著一系列“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在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節點,能否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能否如期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確保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國際風云激蕩,在參與全球治理中如何贏得主動……

      “可以預見,在今后的前進道路上,來自各方面的困難、風險、挑戰肯定還會不斷出現,關鍵看我們有沒有克服它們、化解它們、戰勝它們的本領。”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說。

      堅持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

      “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事關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1998年,日裔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曾斷言:自由主義理念戰勝共產主義理念之后再也沒有理念對手,于是,“歷史”終結了。

      2015年底,當福山來到中國這個堅守共產主義信念的國度,他認真思索:“檢驗一個政治制度的質量,一二十年時間內是看不出來的,需要幾十年幾代人時間。”

      百年以來,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多少政治力量此消彼長。中國共產黨從走上歷史舞臺到建立政權,從執政中國到領航復興,絕不是偶然,而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

      曾有外國政要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每五年就會有一個發展規劃;更沒有哪個政黨,可以持續接力,直到目標達成。

      知史愛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強黨興國。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王長江說:“沒有哪一個國家像我們這樣,國家的命運和一個黨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黨強則國強、黨興則國興。”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這是鍛造堅強領導核心的關鍵所在——

      “不全面從嚴治黨,黨就做不到‘打鐵還需自身硬’,也就難以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

      正是憑著這樣一種憂患意識,十八屆黨中央以“八項規定”為切入口全面從嚴治黨。

      從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國共產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正能量日益顯現。

      “反腐深得人心,就是在增加中國共產黨的軟實力。”“軟實力”理論提出者、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認為,這個政黨本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體現為吸引黨員和群眾自愿跟隨的能力。

      有專家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書寫著新時期治國理政的“系列篇”: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五中全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繪下藍圖,接下來的六中全會,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題呼之欲出、順理成章。

      勇于改革、銳意創新,這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活力的制勝法寶——

      1987年,年滿43歲的任正非和5個同伴集資2.1萬元成立華為公司,利用兩臺萬用表加一臺示波器,在深圳的一個“爛棚棚”里起家創業。

      28年后,這間默默無聞的小作坊走出通信領域的全球領導者:2015年營業收入3950億元,凈利潤369億元。

      “如果沒有改革創新,就沒有今天的華為。”任正非說。

      就在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發出號召:“讓我們揚起13億多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憧憬的風帆,發動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讓中國這艘航船,向著世界科技強國不斷前進,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前進,向著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不斷前進!”

      無獨有偶,“創新”一詞71次出現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建議中,中國共產黨正在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金鑰匙”,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用改革的辦法解決改革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卓越超凡的政治智慧。

      95年前,誰能意識到,在上海石庫門一間客堂里召開的秘密會議,開辟了“千年未有之變局”。

      60多年前,誰能預見到,被譏為“山溝里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道路。

      30多年前,誰又能想象,“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鑄就了一艘駛向現代化的中國號巨輪。

      時光如水,不舍晝夜;復興偉業,只爭朝夕。

      95年,對于一個人,也許很漫長;對于一個國家,彈指一揮間;對于一個政黨,恰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

      中國向何處去?——這個世紀之問的答案清晰寫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答卷上:

      “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來源:新華社] [作者:] [編輯:王秋芳]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四虎com|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年18网站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男女边摸边揉边做视频|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娇妻第一次被多p|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无风险| 美女被爆羞羞视频网站视频| 国产漂亮白嫩的美女|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观看|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福利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啊灬用力灬啊灬啊灬啊| 麻豆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日本边摸边吃奶边做很爽视频|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 永久看日本大片免费35分钟| 午夜视频www|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91成人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中文在线天堂资源www|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五十路亲子中出中文字幕| 桃子视频观看免费完整|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