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中紀委連續放出追逃狠話 貪官外逃有啥新特點?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7-05 08:17

      近期,中國的海外追逃行動屢獲捷報,最近一個月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也連發5篇文章談反腐國際追贓追逃工作。這些文章揭露了一些問題官員為了外逃挖空心思,強調要堅持追逃、防逃兩手抓,國外要“織網”,國內要“筑壩”。

      外逃官員有啥新特點?

      ——先做“裸官”,再開溜

      “有的腐敗分子先做‘裸官’,把家屬子女和財產轉移到國外,一有風吹草動,就腳底抹油、逃之夭夭。”6月5日,中紀委網站刊發的文章指出,有的腐敗分子一邊大搞貪污賄賂,一邊籌劃著外逃。

      “腐敗分子想要外逃,不可能悄無聲息,沒有任何動靜。”本月3日,中紀委網站再次刊文指,干部外逃前,其擁有的身份證護照情況、出入境次數、家屬親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況、家庭財產變動等都會有征兆。

      文章強調,要定期開展“裸官”清理,做好對黨員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情況的抽查核實。各部門不能各自為戰,要協調配合,加強分析研判,發現干部可能外逃的蛛絲馬跡,及時啟動防范措施。

      “紅色通緝令”頭號嫌犯楊秀珠。 新華社發圖片來源:新華網

      ——有人有多個名字、辦多本護照

      除了轉移家屬、財產,不少外逃官員在身份隱蔽上也下足功夫。中紀委網站的文章中披露,有的外逃官員“神通廣大”,有多個名字和多張身份證,辦了多本護照、港澳通行證,跑出去神不知鬼不覺,像從人間蒸發了。

      “過去追逃追贓工作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底數不清。”文章強調,開展國際追逃追贓,對象在國外,基礎在國內,首先在摸清底數。只有把數字搞準確,把工作做扎實,追逃追贓才會有底氣、更硬氣。

    資料圖

      ——在國外開豪車、住豪宅,揮金如土

      與過去出逃倉促、資金少、“耗不了多長時間”的外逃官員相比,現在一些腐敗分子反在國外過起了揮霍無度的舒服日子。

      中紀委網站的文章披露,有外逃官員逃到國外后開豪車、住豪宅,揮金如土、紙醉金迷,過起奢靡生活,一些富人區成了他們的聚居區。

      文章強調,對重點對象要及時采取監控措施,讓企圖外逃分子“觸網”回頭。要加強反洗錢工作,切斷非法資金的外流渠道,凍結腐敗分子在國內的動產不動產,斷了財源,堵住贓款外流渠道。

      2016年3月25日,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辦公室統籌協調下,經廣東檢察機關辦案人員成功勸返,“紅色通緝令”外逃人員王海鵬從美國紐約乘機回國投案。中新社記者鐘欣 攝

      ——外逃后還敢“衣錦還鄉”,回國投資

      除了生活奢靡,不少外逃官員跑出去還不甘寂寞,在政治上“動起腦筋”。有的跑出去當上僑領,摻和當地政治,有人外逃后,搖身一變,“衣錦還鄉”,以外商身份回國搞投資,影響十分惡劣。

      “有的拿著貪污受賄來的不義之財,在國外開公司做生意,甚至當上僑領,成了公眾人物,組織上卻從不掌握。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到了何種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文章指出,黨員干部攜款外逃,就是叛黨叛國,嚴重損害黨和國家形象。腐敗分子偷走了國家和人民的錢財,人民群眾痛恨至極。不將他們緝拿歸案、繩之以法,黨紀國法不容,黨和人民決不答應。

    “百名紅通”10號嫌犯裴健強被抓獲歸案。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海外追逃,中紀委放了哪些狠話?

      ——即使錢糟蹋完了,也得把人弄回來嚴懲

      腐敗分子在境外揮霍無度,躲過“風聲”就能高枕無憂了么?答案是不可能!

      中紀委網站6月5日刊發的文章強調,追逃追贓要算經濟賬,更要算政治賬。

      “即使帶出去的贓款糟蹋得差不多了,也得把人弄回來,依照黨紀國法給予嚴懲,給人民群眾一個交代。”文章稱,要用有力的行動證明,海外不是法外,外逃不是出路,外國決不是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不可能一跑了之、一了百了。

      “不管腐敗分子跑到哪里,跑出去多久,都要一追到底。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一定將其追回來繩之以法,5年、10年、20年都要追,尚有一人在逃,追逃追贓就決不停止。”文章強調。

    “紅通人員”仇培祥落網。陳云飛 攝

      ——人跑了、賬款轉移了,黨委紀委都有責任

      除了要對腐敗分子算政治賬,黨委、紀委也要對貪官外逃負責。

      “人跑了、賬款轉移了,黨委、紀委及相關部門都有責任。”中紀委網站的文章強調,發現有嚴重違紀情節的干部企圖外逃要立即報告、迅速處置,該采取措施的就要及時采取措施,該執紀審查的就要盡快審查。如果能發現的問題卻沒有發現,發現了問題不報告或采取措施不及時,都是失職失責,必須依規依紀嚴肅追究責任。

      ——追逃追贓,進行堅決的外交和輿論交鋒

      對于早前國際上有人用“雙重標準”對待中國反腐問題,中紀委也堅決說了不!

      文章強調,過去,在國際上有人總想用反腐敗問題來拿捏中國,采取“雙重標準”,一方面拿外逃腐敗分子做文章,給所謂的“制度污點”找證據,乘機對中國搞抹黑攻擊;另一方面又以法律和人權等為借口,客觀上為腐敗分子提供庇護所,對他們帶去的黑金來者不拒。

      “必須打破這種‘雙重標準’!反腐敗是政治,但不能政治化。”文章強調,加強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要進行堅決的外交和輿論交鋒。

    2016年4月一非法吸款3000萬嫌犯被警方押解回國。鐘欣 攝

      海外追逃屢獲捷報

      ——已從70余國家和地區追回1657人

      2013年以來,隨著中國反腐風暴的不斷升級,境外追逃追贓漸漸成為中國反腐的“第二戰場”。2014年,中國開展“獵狐”行動,此后2015年4月,又啟動“天網”行動,一個由中組部、最高檢、公安部、央行等多部門共同編織的追逃大網迅速展開。

      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2014年以來,中國加大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力度,開展專項行動,截至2016年4月底,已從70余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人員1657人,追回贓款62.9億元人民幣。

      2015年4月22日,中國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份紅色通緝令,對100名外逃的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公開曝光,展開全球通緝。

      自從2015年4月戴學民第一個落網之后,每月都有“紅通”人員歸案。其中,2015年7月就有4人歸案。

      2016年6月22日,“紅通人員”第36號唐東玫從澳大利亞回國,投案自首。至此,“百名紅通人員”已有30人到案。

      這30人中勸返15人,緝捕11人,遣返2人,死亡2人。(張尼)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