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愿景: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激發經濟發展活力當我們以自信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的時候,新的愿景展現在我們面前。“2016·中國西藏發展論壇”舉辦期間,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嘉賓齊聚拉薩,他們大多是關注、研究中國及中國西藏發展的專家、智庫、學者。中國日報社高級財經撰稿人安德魯·穆迪來自英國,他表示,根據“一帶一路”倡議所設想的,世界其他地區將會更廣泛連接到一起,促進鼓勵更多的貿易和投資往來。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2016·西藏發展論壇中外嘉賓為西藏發展建言獻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7-09 22:05

      開放合作,是發展的大勢所趨;共享發展,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2016·中國西藏發展論壇”舉辦期間,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嘉賓齊聚拉薩,他們大多是關注、研究中國及中國西藏發展的專家、智庫、學者。他們在親眼目睹了一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鞏固發展、宗教和睦佛事和順、群眾生活幸福美好、文化繁榮百花競放、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社會主義新西藏的同時,也積極從自己的視角探討西藏的發展現狀,共同交流西藏發展經驗,謀劃西藏發展未來。

      對于西藏的未來,嘉賓們的觀點與本次論壇主題不謀而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的發展理念,不僅對當代中國發展有著重大引領作用,也為西藏發展指出了路徑,指明了方向。

      機遇:西藏發展日新月異,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當前,西藏的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這是歷史賦予西藏的機遇與選擇。

      “我看到中國政府致力于保證西藏能夠融入全國宏偉發展目標中,對于基礎設施建設有很大雄心。同時政府還鼓勵年輕人自己創業,實現自己的中國夢。我相信,在未來幾年中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實現自主創業。”美國亞洲協會副會長克里斯汀·戴維斯女士在開幕式致辭中說,“西藏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催化劑,將中國與中南亞連接。我希望各界人士都來關注這次論壇,親眼見證西藏這個具有戰略意義地區的新的發展機會,也希望更多的人來西藏投資。”

      把西藏的發展機遇介紹給世界,幫助加快西藏發展,是此次論壇許多嘉賓的愿望。

      印度報業托拉斯駐加爾各答高級記者尼基爾·阿格瓦爾先生,長期通過媒體關注西藏的發展。他在列舉了一系列有關西藏發展的數據后說:“西藏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其中諸多新領域正逐漸發揮他們的潛力,如體育和旅游業。此外,科學也將成為西藏未來所倚重的另一新領域。”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威廉·李先生,來自在生態和文化旅游、探險運動及綠色科技產品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他認為,西藏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在創新性的生態文化旅游、戶外運動和綠色家居產品制造方面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將成為提供成千上萬的就業崗位和普通小企業提高就業率的機會,也為有志于保護西藏獨特環境和文化的商務人士指明了方向。

      埃及智慧宮文化投資公司總經理白鑫在發言中,希望從公司的工作出發,在西藏發展新階段的大環境下尋找到新的合作模式,“我相信,無論是在經濟還是文化方面,西藏都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白鑫說。

      潛力:西藏的發展潛力,源自于傳統、綠色和優勢

      未來的西藏,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嘉賓們認為,西藏的發展潛力來自于傳統,來自于綠色,來自于優勢。

      “日新月異的變化,已使西藏不再像過去那樣神秘,但它仍完整地保留著各種傳統。正是這些傳統,讓西藏特色鮮明,與眾不同。”印度報業托拉斯駐加爾各答高級記者尼基爾·阿格瓦爾表示。

      除了有著驕人的發展數據外,西藏還保留著“古老世界”的魅力,但它也不乏現代化因子。這讓與會嘉賓們看到了西藏發展的潛力。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鄭堆的觀點是:協調發展,是推進藏族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型的根本出路。

      “西藏必須走生態保護和可持續性的綠色發展之路,文化產業便是首選之一。”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蘇發祥說,“一串佛珠、一款民族服飾、一件手工器皿、一個古老傳說……民族傳統文化及手工藝品一旦通過物質包裝、信息化處理或媒體宣傳進入市場,其市場價值和影響力是難以估量的。”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是與會嘉賓形成的強烈共識。

      “綠色發展要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四川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代光舉說。

      來自英國的郝明凱同樣關注西藏生態旅游。他認為,發展有巨大潛在經濟效應的旅游業,并且確保旅游景點不會遭到游客破壞是一個挑戰。家庭旅館是當地人受益于旅游業非常好的例子,生態旅游是旅游業一個有前途的方向。

      愿景: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當我們以自信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的時候,新的愿景展現在我們面前。

      西藏的發展離不開對外開放。“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將西藏從對外開放的后方推到了前沿,西藏迎來了新的開放機遇。論壇期間,許多嘉賓對此愿景提出了真知灼見。

      “西藏開放發展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面向南亞開放的國際大通道,有利于對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推進中國與南亞國家友好務實合作。”中國外交部涉外安全事務司副司長劉永鳳表示。她認為,應當充分利用“感知中國——中國西部文化行”、“中國西藏發展論壇”、“西藏國際旅游文化博覽會”等平臺,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拓寬與周邊國家人文交流,推動西藏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一帶一路”輻射60多個國家,跨越亞洲、歐洲、中東直至非洲。南非約翰內斯堡孔子學院共同院長孟亞耶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的構想是21世紀最有前途的全球發展戰略,有望為所有的參與者創造福祉。”

      對于西藏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地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認為,西藏是“一帶一路”建設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帶一路”框架里起到重要支點作用。對西藏而言,“一帶一路”為西藏發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助推條件,使西藏未來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西藏應更主動利用“一帶一路”建設規劃,更主動地融入其中,激發經濟發展活力,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充分發展經濟。

      中國日報社高級財經撰稿人安德魯·穆迪來自英國,他表示,根據“一帶一路”倡議所設想的,世界其他地區將會更廣泛連接到一起,促進鼓勵更多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如今眼前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建立建設中國西部與中亞乃至歐洲聯系的通信和基礎設施。香港流動媒體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運豐則在思考海外華人媒體如何在“一帶一路”“資訊帶”中一展所長。

      論壇中,嘉賓們高度評價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認為新發展理念科學分析發展規律、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符合西藏發展實際。當前,西藏已經走上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世界屋脊”實現了與現代文明同步發展。

      在參與此次論壇的過程中,與會嘉賓圍繞議題提交論文100余篇,分成4個小組進行分組討論,18名中外嘉賓作了大會發言,表現出對西藏的深情厚誼,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世界上不同國家的朋友對西藏的關注和友善。

      藏族諺語說,“如果心是近的,再遙遠的路也是短的”。西藏的發展進步離不開中外友人的關心支持,西藏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作者:央宗]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