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熱議專題片《我們的更路簿——三沙屬于中國的歷史證據》
宣主權有鐵證 揚國威志不移
一本本手抄的冊子,是風帆時代闖海耕海的指路明經;一本本泛黃的冊子,是海南漁民代代相傳的無價之寶;
一本本簡陋的冊子,記載著浩渺深邃的南海的豐富信息;一本本無言的冊子,發出了一片海域主權歸屬的響亮回聲……
鏗鏘有力的話語回蕩于觀眾耳畔,一本本現存于世的《更路簿》昭示著海南漁民世世代代與浩瀚南海結下的不解之緣。連日來,專題片《我們的更路簿——三沙屬于中國的歷史證據》在央視一套等多個頻道播出,引發了社會各界對那片藍色國土的強烈認同與向往。
盼譯為多國語言
向全世界發布
中國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吳紹淵認為,《我們的更路簿》以紀實手法,通過數位潭門老船長親身講述,多領域專家學者深度詮釋,輔以翔實的史料記載、考古發現及影像資料,向我國及世界各國關心南海、珍愛和平的人們講述了《更路簿》的歷史,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戰天斗海的探險精神,再現了昔日南海熱火朝天的生產勞作場面,也再次證明了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最早開發管轄南海諸島及其周邊海域的國家。鐵證如山,毋庸置疑。
“《我們的更路簿》揭示出我國對南海諸島及附近海域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利用和連續管轄的歷史事實,證明了我國的相關島礁主權和海域權益,也揭示了我國在南海享有的海洋權益經過了一個權利的取得、強化、穩固的過程,證明了我國是南海諸島及其海域的主要用海國。”海南大學法學院教授鄒立剛相信,該部專題片的播出將讓更多人了解《更路簿》,了解海南漁民對“祖宗海”的眷戀與堅守。
吳紹淵和鄒立剛不約而同地提出建議,希望下一步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該專題片譯為多國語言并向全世界發布,以正視聽。
義不容辭
用生命守護“祖宗海”
望著屏幕里熟悉的一片片海灣,一座座島礁,瓊海市潭門鎮老船長許聲佩十分動容:“這蔚藍的南海海水里,流淌著我們漁民的汗水,也流淌著我們祖宗的鮮血。我們在這里經歷過豐收喜悅,也經歷過生離死別,見證了五星紅旗在南海諸島高高飄揚!”
“《我們的更路簿》拍得很好,說出了我們潭門漁民世代在南海生產作業的歷史,詳細介紹了我們的傳家之寶——《更路簿》。”看著片子,瓊海市潭門鎮老船長黃慶河想起過去的出海生涯頗為感慨,“現在的漁民出海條件比起我們優越多了,安全保障措施也越來越完善。希望他們能夠接好班,繼續守護好、開發好我們的‘祖宗海’。”
潭門鎮漁民協會會長丁之樂則認為,《我們的更路簿》在這一時間節點播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表明海南漁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捍衛中國的南海主權,“南海是我們的‘責任田’‘祖宗海’,這一點決不允許有任何侵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教誨,我們沒齒不忘。無論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撼動我們繼續守護、開發、經營南海的決心!”
用實際行動
捍衛中國南海主權
常年駐守在三沙永興島的武警海南省總隊駐三沙市中隊指導員蔡於虎看完專題片后深有感觸:“《我們的更路簿》帶我們走進了《更路簿》背后的故事。這部片子不僅對我們了解南海歷史起到重要作用,也激發了我們守護南海、保衛祖國的斗志。作為一名武警官兵,我們定會堅守本職崗位,看好祖國‘南大門’。”
他告訴記者,下一步,武警海南省總隊還將通過組織觀看專題片、開展課后討論、撰寫心得等方法,進一步強化全體官兵能打仗、打勝仗的戰斗作風和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完整的信心、決心。
“作為瓊海人,每年假期回去,我都會到潭門逛逛,一直為海南漁民敢闖深海的精神而備受鼓舞。”瓊海籍海南大學學生李緒圩坦言,此前他對《更路簿》的了解不多,是這部片子為他提供了新的認知渠道,“作為當代大學生,特別是海南大學生,我更應該去多了解和接觸海南的海洋文化,為用實際行動捍衛中國南海主權打下扎實的基礎。”
海南企業家陳健翔仔細觀看了專題片。他認為,每一個心懷夢想的海南人都應該發揚海南漁民的精神,在推進“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中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
相關鏈接:
央視一套播出《我們的〈更路簿〉》 海南各界反響強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