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庭院經濟成為南疆各地精準扶貧脫貧的重要舉措。朱景朝 攝
眼下,新疆巴楚縣恰爾巴格鄉7村村民木薩·阿不都瓦依提的院子里,豇豆、西紅柿、辣椒長勢很好,主內的妻子早中晚三餐的用菜都取自自家院落,不像從前要去巴扎里買。
一年前,木薩·阿不都瓦依提居住的土房子幾乎占據了整個院落。2015年,在國家富民安居每戶新房補助2.85萬元(人民幣,下同)政策的資助下,他將土房拆掉,臨街蓋起了磚混結構的新房。2016年初,當地政府幫助他平整了院落,建起了圍墻,居住環境為之一新。
14日,記者看到,木薩家的院落足有一畝地,分三個區域:種菜區、飼草種植區和養殖區。房前,搭建了葡萄架。
木薩告訴記者,他家4口人,每天吃菜最少需要10元錢,一年就需要3000多元。現在,不用花錢買菜,還能往外銷點。院落已經長得很高的高粱用作羊的飼料。目前,他有14只羊,5只羊已經懷孕。還養了40只鴿子。木薩計劃,年底賣掉10只羊,能收入5000元。鴿子已經養了2個月,一周后就出舍賣錢,市場上一只鴿子的價錢在25元左右。出售后,再買進鴿苗。
農忙時,照看院落的事就完全交給妻子。農閑時,木薩出去在附近的團場撿棉花或做其他臨時工,一年能掙1.5萬元。
木薩家貧困主要是由于其妻子5年前患心臟病所致。現在,木薩有4畝地,種的都是高粱用來儲備足夠多的飼料。木薩說,他要通過擴大庭院養羊規模脫貧致富,下個月,他將利用申請的扶貧貸款再買20只羊。他的計劃是3年后增加到100只羊。
當日記者來到恰爾巴格鄉17村,記者看到該村街巷整潔,臨街的院墻和房屋顏色統一為橙黃色,令人感受到鄉村的美麗。
新疆畜牧廳住17村工作組組長石挺與記者一同來到村民卡熱卡西·塔西家,記者看到他家院落里的果園約1畝地,種著核桃、紅棗、杏子。菜園約半畝,西紅柿、黃瓜、豇豆進入收獲期;羊圈里有14只羊。葡萄架上的葡萄快熟了。
卡熱卡西說,除了家用,菜園里的蔬菜已經賣了300元。今年葡萄收入預計可達800元。當日下午,工作組給貧困戶發羊,每戶20只,他要去領取。
石挺告訴記者,他們推出了一項幫助貧困戶快速脫貧的計劃,該計劃是“公司+農戶”養羊。工作組聯系的公司免費給貧困農戶提供重約30公斤的羊,每戶20只,并為他們提供飼料,給農戶培訓養殖技術,3個月后羊達到50公斤重,公司收購,農戶去除成本,每只羊凈收益不低于170元,20只羊的收益不低于3400元。石挺說,“一年可養三個周期,40家貧困戶,每戶一年收入僅養羊所得超過一萬元,可全部實現脫貧”。
巴楚縣委書記何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農戶每家每周吃菜50元計算,庭院里的“小菜園”自用和外賣里外合計每戶全年增收不低于2500元。“小禽舍”養雞、養鴨、養鴿子等,每年可增收不低于5000元,“小羊圈”里的羊按每戶年出欄10只羊計算,至少增收5000元,小果園和葡萄架每年也能為農戶帶來3000元的收入。“小庭院正在助力南疆農民快速脫貧”他說。
據悉,2015年11月,新疆召開南疆工作會議,要求喀什、克州、和田、阿克蘇等地發展特色產業和綠色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脫貧步伐。此后發展庭院經濟成為南疆各地精準扶貧脫貧的重要舉措。(完)
?
?
相關鏈接:
新疆1.34萬名考生同步進入公務員招錄面試環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