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保監會今天發布文件,延長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到2018年6月30號,并擴大試點范圍。面對外界“兩年不足60單”、“試點失敗”等質疑,監管部門如何看待這個本就小眾,如今確實客戶寥寥的試點?本就小眾的保險產品,如今還面臨很多觀念上和制度上的障礙,監管部門試點擴大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以房養老”顧名思義,用自己手中的房產價值提供養老所需。簡單地說,就是提前消費老人身故后房產的價值,來為老人提供更好的晚年生活。2013年,國務院對外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作為金融養老、以房養老的方式之一,我國將逐步試點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
2014年6月,保監會發文宣告了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四個地方試點實施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至今已經過去兩年有余,不過,從試點產品和投保數據上看,確實“不夠規模”。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到6月30日,共有42戶家庭57位老人參與試點并完成了承保的手續;參保老人平均年齡是71.6歲,平均每戶月領養老金約9071元,最高一戶月領養老金達到了2萬余元。
據了解,自保險版“以房養老”試點以來,只有幸福人壽一家保險公司開展了該業務,公司在售的“幸福房來寶”A款是市面上唯一一款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產品。兩年、一款產品、不足60人投保,此前這樣的試點數據在網上引發過很多吐槽,質疑試點失敗,產品不符合中國國情。不過,在監管部門看來,不能簡單地以數量論成敗,只要它滿足了一部分老人的需求,為老年人增加了養老選擇,哪怕只有一單業務,也是成功。
袁序成介紹,從試點情況看,該業務尤其適合中低收入家庭、失獨家庭、“空巢”家庭和單身高齡老人。而兩年的試點,從這57位老人身上究竟獲得了什么?袁序成表示,成效有五方面:
一是逐步突破了房地產管理、保險金融方面的政策障礙,第二是打通并理順了涵蓋評估、公證、抵押、登記等環節在內的業務流程,三是探索出反向抵押保險業務一套較為完整的風險管控手段,四是普及了反向抵押保險知識,提升社會認知度,五是增加養老金來源,有效改善投保老年人的生活。
當然,試點總是為了積累經驗的,獲得的教訓有時候更有價值。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原本定位小眾的“關愛老人”養老選擇,如今參保的人數如此寥寥呢?袁序成認為,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傳統養老觀念的影響,二是風險因素比較復雜,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涉及財稅、房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業務存續期長,除傳統保險業務需要應對的長壽風險和利率風險外,還增加了房地產市場的波動風險、房產的處置風險,尤其是房地產市場波動風險比較大。三是存在一些認識誤區,整個社會對此還是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包括財政、土地、稅務也不支持,目前還沒有通過試點形成氛圍。
面對社會觀念、經濟社會環境、市場和風險管控方面的多重挑戰,保監會此次仍然發文延長了試點期間,并將試點范圍擴大到了所有直轄市、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和計劃單列市,以及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四省的部分地級市。
袁序成指出,該項業務流程比較復雜,存續期長,涉及房地產、金融、財稅等多個部門,特別是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政策基礎較為薄弱,業務流程管理和風險管控難度較大,監管手段尚不健全,有必要通過延長試點期間,擴大試點范圍的方式,鼓勵更多公司參與,擴大和優化保險產品供給,探索反向抵押保險在不同領域、不同層級市場化的途徑。
?
?
相關鏈接:
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新華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