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青合園和寶寶享受快樂時光。石中華 攝
記者羅津
“雙創”在海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它猶如陣陣春風,讓市區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與此同時,這陣陣春風已悄然翻越“籬笆”吹入海口的鄉村……
“忽如一夜春風來!”說起“雙創”對鄉村的變化,桂林洋經濟開發區青合社區居委會主任唐勇如是評價。桂林洋經濟開發區2012年4月才由海南國營桂林洋農場更名而來,它距離市中心有10公里,“雙創”工作開展后,這里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昨天,記者帶領大家一起走入桂林洋的村居,感受“雙創”春風的“足跡”。
自謀求變 攜手共建幸福村居
“牛欄、豬圈,坑洼不平、雜草叢生。”在青合社區居委會休閑廣場前,唐勇向記者述說起了這里的過往:“誰都想不到,如今這里整潔如新: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都建了起來。”
這一切都是村民攜手打造的碩果!為了建設生態文明村,建起休閑廣場,全村的村民都動員起來了。“在村民的義務勞動下,廣場很快就建起來了。”青合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林濤告訴記者:“不僅如此,還花費90多萬建起了日間照料中心,里面有療養室、圖書館等,讓全村400多位老人閑暇有了好去處。”
此外,青合社區還在休閑廣場周圍建起了市民學校、科普活動室、道德講堂等;在空閑的地方劃出了數十個停車位,還建起了400多平方米的廣場舞燈光場所;建起農村公園7850平方米。
道路硬化起來了、路燈亮起來了、運動器材架起來了……除了青合社區,桂林洋場部社區這個城市社區外的10個社區也正不斷完善各種基礎設施。
不僅硬件設施跟上,桂林洋的93個村民小組為改善居住環境,還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整治。桂林洋還建立完善轄區鄉村環衛清掃保潔體系,配備垃圾清掃保潔人員,建立穩定的村莊保潔隊伍。“當前,桂林洋有29名環衛工對鄉村外圍道路清掃和保潔,并修剪鄉村道路兩側的綠化帶,實現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運日產日清。我們在73個自然村配備了212個660升的垃圾桶。”桂林洋經濟開發區綜合管理處副處長吳和生說,接下來,我們要為93個村民小組都配備保潔員,確保鄉村的環境衛生。
不僅如此,桂林洋還整治海濱環境。去年8月18日起,桂林洋多次投入各類機械設備對轄區以濱海休閑區大門800多米長的碎石帶和建筑垃圾進行了清理;對濱海休閑區進行部分改造,設立了車輛停放區和便民服務區等服務功能,對主要道路進行路面修復和人行道硬化、綠化;對海濱林海一路進行恢復造林,種植椰子樹1000棵、木麻黃5.4萬株等樹苗。
今年6月,受天文潮汐影響,大量水葫蘆、玻璃瓶、死豬被海浪推上桂林洋海濱沙灘,桂林洋迅速組織全區職工干部并發動駐區大中專院校約1600余人次先后三次在桂林洋海濱共同開展義務勞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