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15時,受暴雨影響,眉山市仁壽縣洪峰鄉靜土村椰子河水位急促上漲,兩名在與岸邊相隔30米孤島上工作的工人被大水圍困,情況萬分危急。接到群眾報警后,眉山市消防支隊的救援官兵火速趕到現場,展開了一場長達5小時的危情救援,成功營救出2名被困工人。
救援計劃:拋射繩索搭建空中營救通道
15時30分許,記者跟隨消防官兵趕到現場,眼前一幕讓人心焦:滾滾洪水順流而下,不斷從上流飄下來的樹枝和雜物瞬間就被淹沒,如果是人被沖入浪中,后果不堪設想。
據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這里原本是一個過河的漫水橋,因為受暴雨影響漲大水后,橋已經被急促上漲的洪水淹沒,被困的兩人為河中島上豬鬃廠的工人,由于進出的道路被洪水淹沒,豬鬃廠成了一座孤島。
救援官兵了解情況后,迅速偵查現場地勢,尋找適合救援的陣地。經過偵查比較,消防官兵迅速確定救援點,由于洪水很急,地形環境限制,救援官兵排除了利用沖鋒舟橫渡救援的方式,決定用繩索搭建空中就生通道營救被困者。
第一次救援:救生繩落入洪水被沖走
16時15分,現場救援官兵利用救生拋投器向孤島上拋投救生繩。救生繩向孤島飛過去,迅速被被困工人拾起,但由于水流湍急,安全繩被洪水沖走,拉住繩子的工人也差點被拉倒,情急之下他迅速放開了繩子。
第一次救援沒能成功,現場圍觀群眾和救援人員都被剛才的一幕嚇得不輕,如果被困群眾緊抓救生繩不放,被洪水帶走,基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時間緊迫,記者看了看之前做好的水位標記,十分鐘后就被洪水淹沒了,而此時,水位還在不停地上漲,兩名被困工人面臨的危險也越來越大。消防官兵決定繼續嘗試拋投安全繩,并和被困工人通電話,希望對方能準確接住繩子,完成生命通道的搭建。
第二次救援:救生繩被樹杈卡住
17時35分,再次準備就緒后,消防官兵進行第二次拋投安全繩搭建救援通道。“嘭”,安全繩向島上飛去,穿過樹枝落下。被困工人成功接住了安全繩并將其綁在一顆粗壯的樹干上。確定繩索被固定好后,救援官兵迅速行動,將用于搭建救生通道的繩索系在安全繩上,讓被困工人拉過去固定。
可是,麻煩又來了。由于安全繩是掛在樹枝上的,在固定救援繩索時,繩索的接頭和樹枝卡在一起。救援官兵再想辦法,讓被困工人就地找來一根竹子和樹枝交叉綁在一起制作一個鉤子,抓住時機利用鉤子將繩索鉤住。18時22分,消防官兵成功將繩子甩到離被困工人附近,但就在被困工人鉤住繩子的瞬間,繩子再次被洪水卷走,慣性還把鉤子拉到了樹上。
第三次救援:歷時3小時空中救援通道搭建成功
通過溝通,雙方決定再嘗試一次。兩名被困工人一人踩在另一人肩膀上,將卡在樹上的鉤子取了下來。
18時44分。準備妥當后,雙方進行第二次的甩繩和接繩行動。救援官兵慢慢調整力度和方位,將繩子甩到離被困工人更近的地方,被困工人成功鉤住了繩子并快速拉住往后退,以免繩子再被洪水沖走。經過努力,被困工人成功將繩子固定在一顆很粗的樹干上,并打上結鎖死,岸邊的救援官兵則將繩索綁在消防車的吊臂上,至此,歷經3小時,空中救生通道成功搭建。
危情:消防員溜索橫渡險被淹
接下來,消防現場指揮員挑選了一名業務素質強的消防戰士,攜帶就生器材上島營救被困群眾。19時17分,消防戰士出發,但橫渡了不到三分之一,消防戰士有一半的身子都掉入了水中,如果強行橫渡,極有可能在到達中間位置時被洪水完全淹沒,甚至還會被上游飄來的樹枝等雜物撞傷。發覺危險后,消防戰士立即回撤,再議對策。
經現場救援人員分析,造成該情況的原因為繩索亮點之間的跨度大,距離遠,繩索繃得不夠緊,但考慮到繩索承受的拉力問題等安全因素,又不能再繼續使勁繃繩。一名消防戰士建議在靠岸邊的位置做一個高點的支點,于是大家找來兩根木頭交叉綁好、穩固。
19時27分,消防戰士再次出發,支點起到明顯的作用,消防戰士終于到達孤島。
結局:一波三折終于將被困者救出
對岸,另外一名消防戰士也穿戴齊安全裝備,準備泅渡救援。
因為沒有牽引繩助力下,泅渡過程非常困難,消防戰士每前進一段都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他在洪水無情的沖擊中艱難前行,咬緊牙關,手臂交叉向前不停移動。20米……10米……最終,這名消防戰士成功與孤島上的消防戰士會合。
眼看著天已經慢慢黑了下來,被困工人在精神和身體消耗過大,不能再拖。來不及休息的兩名消防戰士立即開始轉移被困工人。“放繩、拉,慢慢來”,岸上的救援官兵大聲喊著。“加油,雄起,堅持住,馬上就到了”,周圍的群眾也不由自主的大聲喊著。
19時51分,第一名被困工人上岸。之后,救援官兵采取同樣的方案成功將第二名被困工人安全轉移到岸上。20時30分,兩名消防戰士成功返回,救援圓滿結束。
?
?
相關鏈接:
滔滔洪水前,民警為群眾撐起一片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