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史瑞麗 特約記者黃一笑 通訊員林先鋒
“城市管理有那么多難題,該從哪里入手呢?”“怎樣才能讓城市特干凈?”我們的創新手段是否能堅持下去?”“有什么長效機制能鞏固‘雙創’成果?”
“雙創”伊始,瓊山區就帶著問題,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志在必得的勇氣,全力以赴打“雙創”攻堅戰。瓊山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在城市管理、景觀設計等工作中多調查研究,把“雙創”做深做細到每個角落,使“雙創”工作不留盲點、覆蓋全城,讓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通過全區上下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盡力向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雙創”答卷。
府城夜色迷人。 記者張俊其 攝
創新宣傳手段 “雙創”入腦入心家喻戶曉
“雙創”剛啟動時,瓊山就開始琢磨怎么樣宣傳才能取得最大效果。
如今,你只要沿著瓊山大街小巷行走,就能看到各種雙創宣傳欄、宣傳畫等……海瑞為“門前三包”點贊,丘浚指導文明交通等宣傳漫畫生動形象,更是廣為流傳。除了常規宣傳動作,瓊山區還創新宣傳手段方式,并以手機微信為平臺,啟動“為文明代言·點贊有‘禮’”活動。
瓊山實施“四進三原創”,制作原創“門前三包”宣傳折頁和海南話宣傳廣播,印制原創“雙創”宣傳漫畫海報8萬份,安排32場原創瓊劇進鎮村;組織百場“快閃”進小區、“雙創”進家庭、道德模范進基層、文明禮儀進機關、“亮屏行動”等系列活動。特別是開展“雙創·百場快閃進小區”入戶宣傳大會戰,11支“快閃”志愿服務隊深入100個物業小區(居民點)的16916戶居民家中,開展入戶宣傳和模擬問卷調查,迅速讓“雙創”工作深入人心。
此外,瓊山還充分利用傳統和新媒體,推出一批份量重、主題明、影響大的新聞報道。共在中央、省、市等各大媒體推出新聞報道312條,發表新聞460多條。開展了“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最美人物”評選活動,挖掘和弘揚發生在身邊的“凡人善舉”和“草根英雄”等社會正能量,先后深度宣傳了薛根軍、薛小蘭等充滿正能量的先進典型,以榜樣的作用帶來的社會正面效應,讓整個瓊山正氣高揚,義舉遍地,城市更有溫度。
率先啃硬骨頭 打造道客興丹等樣板工程
“雙創”中,瓊山敢于啃硬骨頭,挑最難的工作入手。赫赫有名的道客路曾經是污水橫流,交通堵塞,道路被馬路市場占據。經過“雙創”整改,之前的“馬路市場”也不見了蹤影,鄰街商鋪門前干凈整潔。如今的道客路,竟然成了游客參觀的景點。小商販改頭換面,門面店鋪借“雙創”升級,路邊攤成了有品位的精品店……當“雙創”順民意、得民心、惠民生,也就成了“幸福工程”、“滿意工程”。由表及里,從量變到質變,“雙創”口碑越來越好。
瓊山區對照“雙創”工作標準,明確了45項125條創建標準,成功打造了道客路、興丹路、海怡路、云龍鎮、瓊山二小等一批示范樣板,總結了可看、可學、可推廣的創建經驗,被列為全市“雙創”現場會示范點。嚴格按照“雙創”工作要求,精心打造鳳翔街道病媒生物防制片區和“三防”設施示范街。持續推進環瓊山五小周邊博雅路、博雅上路等示范街建設工作。創建了墾復小區、五金廠宿舍等多個“三無”小區整治示范點。召開了病媒生物防制示范工地現場會,創建了椰海家園等病媒生物防制示范單位10家。在對標打造的工作中,培養出了一批熟悉“雙創”測評標準的干部隊伍。
此外,瓊山還以居民小區為落腳點,扎實推進“雙創”進萬家。發動居民建立小區業主委員會,推進“物業進小區”工作,力爭做到80%小區有物業管理。積極組建小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小區保潔、清理樓道雜物、清除“牛皮癬”廣告、文明勸導等活動,進一步帶動小區居民參與小區管理,參與“雙創”,切實推進各項“雙創”工作。
亮出自選動作 打造特色美食風情街
做好常規動作,也要有自選動作。瓊山“雙創”為了造福于民,方便于民,還打造特色美食風情街、商業街等。瓊山依托府城地區豐沛的人氣和龐大的消費力,統籌考慮美食、旅游、休閑、就業、氛圍營造、城市管理提升等,持續推進“陵水—瓊山特色風情街”“培龍后街特色美食街”“宗伯里一橫街特色商業街”“濱江特色美食小吃城”“椰島之星民俗風情美食街”等特色街建設工作。
在瓊山區培龍市場后街一帶,長期以來“臟亂差”現象嚴重,違章建筑、臨時建筑長期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隱患,已經嚴重滯后于城市發展,和“雙創”的標準差距較大。云露社區居委會書記陳斌介紹,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摸底,培龍市場后街的違章建筑、臨時建筑的拆除工作已經開始,68間鋪面已全面拆除完畢。瓊山區將基礎設施建設規范與“雙創”標準相融合,先后啟動陵水—瓊山特色風情街、培龍后街特色美食街和宗伯里一橫路等特色示范街建設工作。目前各示范街建設正全力推進當中。今后瓊山將對這里開展高標準的立面設計和升級改造,建成一個有品位、上檔次的利民惠民特色美食街。
記者注意到,致力于打造瓊山古文化特色街區的仁和坊也已基本完工,7月18日下午,記者看到,該街巷墻頭都加上了青瓦,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仁”“和”為主題,墻體上繪制體現“仁”“和”的繪畫,充分展示了古色古香文化。
創新管理方式 實施“1+6”聯合執法
瓊山區率先建立社區“雙創”責任網格制度和精準包戶責任制,將區三套班子成員掛點到26個社區,將主城區7萬多戶家庭和2912家“兩小門店”,分解到31位包點區領導、35名監管干部和1882名包點單位干部,做到責任到人,切實將“雙創”工作落實落小,把“雙創”工作落實到位。區三套班子成員每日輪流帶隊深入一線聯合執法、指導和督查;高密度召開領導小組和指揮部會議,以扁平、高效的“雙創”議事定事模式,對全局性工作和熱點、難點問題及時研究部署;全區“火鉗·三員”、“小哨子·大文明”等工作已成常態。常態運轉實施落實。
為推進“雙創”工作,瓊山管理方式手段不斷創新突破。比如創新實施“1+6”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即由1個區領導帶隊,組織城管、交警、食藥監等聯合整治,建立健全市容市貌整治聯動機制。實行城管交叉執法,各城管隊員跨區域執法,保證城管執法工作的公平和公正。如今,“1+6”模式形成了長效常態。
此外,以瓊山環衛一體化為例,環衛已經不再是單純打掃衛生,其一體化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套與國際化都市,與一流濱海城市相配套的環境管理體制;以提升城市景觀為例,已經不只是種樹種草,完成某一個指標為目的,而是要綠化、景觀、生態環境三位一體,通過景觀來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并將其作為海口乃至海南發展的基礎。
城鄉同“雙創” 全民動員建立長效機制
濱江街道探索常態機制,“整治一次很容易,長期保持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們的目標是整治完后,繼續堅持保持下去,努力做到規范管理。”該街道建立了城管、街道、社區、村四級聯動機制,采取安排城管駐點管理,安排執法人員滾動打擊監督,以及加強業主內部管理等三個措施同時進行。
“雙創”模式啟動后,瓊山區不僅抓好主城區,還把觸角深入到7個鄉鎮,在各鄉鎮包括最偏遠的甲子鎮同時開展“雙創”工作,城鄉同創,效果顯著。各鎮均按照“雙創”標準每日進行常態化整治。云龍鎮、紅旗鎮、三門坡鎮和甲子鎮等鄉鎮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各具特色的工作,鎮村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紅旗鎮等以風情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實行城鄉“雙創”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實,全面推動城鄉文明衛生創建工作。
凡事貴在堅持。瓊山重視長效機制建立完善工作,目前已建立“1+6”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社區“雙創”責任網格制度、市政設施維修快速反應機制、城市日常管理無縫對接機制、文明衛生評比、精準包戶(店)辦法等一系列領導重視類、城市綜合管理類、考核評比類、志愿服務類的制度。通過常態化地實施,也取得了長效成果。瓊山繼續探索建立完善各類“雙創”制度,強力推進“雙創”工作常態長效。
(海口網7月22日訊)
?
?
相關鏈接:
“雙創”讓城鄉群眾樂享成果 海口瓊山府城展笑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