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某建筑工地的施工噪音。
海囗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國貿一小區監測噪音污染。????
晚上10時,暑氣漸消,對在空調房里躲了一天的海口市民來說,此時夜色正好。愛好夜生活的人們三五成群出來消遣,海口的各個燒烤園又熱鬧起來了。食客們點上一扎冰鎮啤酒,拉開了夜的序幕。但這種熱鬧對于市民余姐來說,卻是一種折磨。
關好門窗,余姐仍輾轉難眠,樓下燒烤園不時傳來劃拳聲、歡笑聲、搖骰子聲,聲聲入耳。“快崩潰了,每天都要吵到凌晨兩三點。”余姐無奈地說,她也曾憤而投訴,但沒什么效果,噪聲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惡魔”,依舊揮之不去。
余姐的遭遇,我們似有同感。
工地夜間施工、汽車亂鳴喇叭、廣場舞音量超大……這些噪聲,常在我們耳邊縈繞,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海南省城鎮環境噪聲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城市環境公害之一。
噪聲從何而來?對我們有什么影響?誰能開出治噪“良方”?我們希望通過剖析身邊的實例,找到戰勝噪聲的辦法,推動海南省聲環境質量的提升。
環境太吵
去年海南省環保部門共接到環境噪聲投訴5100件
余姐一家住在海口市龍昆南路海南師范大學的教職工宿舍里,校園環境優美、清靜雅致。然而去年10月份,夜半傳來的陣陣骰子聲,打破了夜的寧靜。包括余姐在內,附近6棟樓百余戶居民均受到影響。
骰子聲的來源,是附近板橋路新開張的“大時代”燒烤園。這個燒烤園方圓約80米內有6棟住宅樓,住戶數百人。每天晚上,這里食客盈門,觥籌交錯,一直持續到凌晨兩三點。盡管三面有圍墻,頂上加蓋了鐵皮棚,仍遮擋不住陣陣嘈雜聲。
“剛入夜還好,只聽得到龍昆南路上車來車往的聲音。”余姐說,等到夜深人靜時,燒烤園的噪聲就顯得特別刺耳。為了不影響年幼的孩子休息,余姐把稍微安靜點的房間騰出來給孩子睡,自己則和丈夫夜夜忍受著噪聲的煩擾。
為了抵御燒烤園的噪聲“入侵”,和余姐住同一棟樓的嚴曉冬在臥室加裝了一層隔斷,從而擁有了陽臺、臥室、隔斷“三重門”,即便如此,也擋不住外面的噪聲。“如果繼續這樣吵下去,我只能換地方住了!”嚴曉冬痛陳噪聲之害。
半夜時分,在海口雙創廣場附近一棟居民樓里,小劉一家老小已經睡覺,他卻開著夜燈,在趕明天要交的廣告文案。附近建筑工地上一陣接一陣的機器轟鳴,他有些無奈地說:“廣場舞大媽們剛剛消停,這工地又開始半夜施工,整個夜晚都在噪聲中度過。”
余姐等人遭遇的,是最常見的社會生活噪聲。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社會生活噪聲的制造者,同時也是受害者。”省生態環保廳污防處調研員王先國介紹,酒吧、KTV、廣場舞、商場促銷、房屋裝修,甚至空調外機的運轉,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噪聲,對周圍的聲環境造成影響。
王先國說,實際上交通噪聲是影響夜間聲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海南省此前開展的一項調研顯示,2013年全省夜間道路噪聲55.5%超過國家標準(55分貝),15個監測城市(鎮)存在超標測點,73.1%測點平均等效聲級超過國家標準。
家住海口市丘海大道附近的陳慶元,就是交通噪聲的受害者。丘海大道是海口最繁忙的主干道之一,每天經過的大貨車不計其數。“大貨車喇叭特別響,發動機的聲音也很大,尤其是載重的貨車經過時,家里的地板都在震動。”陳慶元說,受交通噪聲影響,他出現了神經衰弱癥狀,“想投訴,卻不知投訴誰。”
傷耳傷神
損傷聽力,誘發神經衰弱,出現頭暈、視覺疲勞等多種疾病
晚上11時,63歲的謝春華剛剛將孫子哄睡,她坐在床頭,豎著耳朵聽樓下的動靜。“咦?這兩天好像沒有聽見垃圾車的響聲了。”謝春華指著自己熬出的黑眼圈,說:“在這里住了七八年,天天吵,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謝春華家住海口市新興路黃金花園,與瓊山區鳳翔路垃圾轉運站僅一墻之隔,在長達七八年的時間里,她幾乎每天晚上都要被這些聲音吵醒數次:轟隆、咕咚、嘎吱。
每天晚上11時左右,數十輛垃圾壓縮車開始陸續回站,先是發動機的轟鳴聲,再接著是卸下垃圾桶時的咕咚聲,再接著是壓縮垃圾時的嘎吱聲。“幾乎天天如此,我快受不了了。”謝春華說,前段時間她被檢查出高血壓、心臟病,醫生說可能與長期生活在噪聲環境中有關。
和謝春華比,余姐除了睡眠,工作也因噪聲受到影響。
“吵得睡不著,那就索性爬起來寫文章吧!”余姐這樣想,可窗戶外一陣接一陣的喧鬧聲,讓她怎么靜不下心來,往往剛有一點思路,就被外面燒烤園突然傳出的哈哈大笑聲打斷。
“原計劃要完成的理論文章,至今還沒完成。”余姐說,這其中既有她自己的原因,也和燒烤園的噪聲干擾脫不了干系,“夜深人不靜,實在難有工作效率。”
省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醫院副院長符徵介紹,噪聲最直接的影響是損傷聽力。長時間處在較大分貝(6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就會損傷聽力,甚至造成噪音性耳聾。
符徵收治的一個病例,可以說明噪聲對身心健康的危害:大學生小莫(化名),因連續幾天長時間戴著耳機聽英語,一周后出現了耳鳴癥狀,因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一周),最終成了永久性耳鳴。
“耳鳴一直折磨著他,就像一臺高壓鍋一直在耳朵里排氣。”小莫的母親告訴記者,小莫一度出現心理疾病,試圖用筆插聾自己的耳朵,甚至想跳湖輕生,經過很長時間的治療,才逐漸恢復了心理健康,但至今仍需使用助聽器。
“老年人也是噪音性耳聾高發的人群。”符徵說,不少“大媽”就診時反映,跳了兩年廣場舞,身體變好了,但聽力下降了,“不少老年人跳廣場舞時音響聲音很大,且一跳就是三四個小時,不僅擾民,還會對自己和他人的身體健康帶來損害。”
海口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關專家認為,噪聲的危害一般體現在4個方面:損傷聽力,誘發多種疾病,干擾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干擾交談、思考、通訊等。
專家介紹,縈繞在耳邊的各種噪聲會使人們不得安寧,難以入睡,以至于心情煩躁,造成失眠,從而影響工作和學習。如長期受噪聲干擾,就會神經衰弱,出現頭暈、視覺疲勞等癥狀。即使是40-50分貝的噪聲干擾,人們也會從熟睡狀態變成半熟睡狀態。
九龍治水
城管、公安、環保、街道辦等部門齊出動卻管不住噪聲
不堪噪聲煩擾,百姓維權的方式一般是向執法部門投訴。
去年燒烤園開業至今,余姐已投訴不下6次,110、報社熱線、城管投訴熱線、12345政府服務熱線都打遍了。“每次投訴過后,燒烤園就會安靜一陣,但沒多久又躁動起來了。”余姐嘆了一口氣,“最近已經放棄投訴了。”
瓊山區城管執法大隊府城中隊中隊長何昌林介紹,城管、公安、環保、街道辦等部門均多次接到市民對“大時代”燒烤園的投訴,但該燒烤園證照齊全,屬合法經營,吵鬧聲有時高有時低,但在環保部門現場檢測時噪聲未超標,所以只能要求加強管理,無法采取強制措施。
從某種角度來看,“大時代”燒烤園的噪聲擾民問題是海南省噪聲防治現狀的一個縮影:噪聲污染投訴居高不下、執法難度大、多頭管理……這正是海南省當前在環境噪聲監管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投訴多,治噪難,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原因:功能布局不合理、法律規定不充分、環保意識不夠強、調處機制不完善、執行手段不完備。”王先國說。
由于規劃滯后,海南省許多居民區中混雜著商業、加工生產等多種行業,產生的噪聲具有近距離、持續性等特點,即使采取了防治措施,也難以徹底消除。
此外,按照現行有關法規規定,不得批準在居民樓內興辦飲食服務、門窗鋼材加工等可能產生噪聲污染的經營場所,但目前此類情況依然存在,環境保護部門難以對此類擾民問題采取進一步措施。
由于噪聲污染存在瞬間性、分散性、隨機性等特點,隨著設備的關停而迅速消失,給執法取證帶來很多困難。此外,由于執法手段單一,僅靠罰款或限期治理,法律法規并沒有賦予執法部門必要的強制手段。
對于治噪難,長期在執法一線的龍華區城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周鋒深有體會。
周鋒介紹,社會生活類噪聲是最難管理的噪聲類型之一。以燒烤園為例,如不存在占道經營、油煙過大、音樂聲過高等現有規定確定的違法違規行為,則無法采取強制措施,最多只能按規定對經營者處以每次50元-200元的罰款。
由于沒有專業的噪聲檢測設備、沒有足夠的執法人員等,城管在處理噪音投訴時,往往疲于奔命。“有時執法隊員剛走沒多久,又接到同一地點的噪聲投訴。”周鋒說。
據了解,全省各級環保部門噪聲管理、監測專職人員僅90人,兼職人員也只有120人,有的市縣甚至沒有專職人員,人手嚴重不足。
“最大的弊端是多頭管理,九龍治水,誰都能管,但誰都管不好。”王先國說,《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賦予了環保、公安、交通、文化、工商等部門環境噪聲監管職責,而各部門的部分管理職能又移交給了城市管理部門,出現管理交叉、執法主體不明確等情況,以致遇到問題時相互推諉扯皮。
以社會生活噪聲為例,環保、公安、工商、城管看似都有權力和責任管理,但若問起“究竟歸誰管”這個問題,又很難給出一個答案,以至于出現誰接到投訴誰管理的局面。
噪聲立法
將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納入日常環境管理工作
難道一個噪音擾民問題,就沒人管得了嗎?
事實上,去年海南省噪聲投訴的辦結率達100%,也就是說每一起噪聲投訴都作出過處理,但處理的結果并不甚理想。
噪聲污染問題由來已久,要有效解決并非易事。
海口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建議,整治噪聲污染,要加強宣傳,全面提高噪聲污染防治意識;合理規劃布局,新城區設置噪聲污染場所時要盡可能遠離生活區,對老城區的噪聲污染源要集中整治。同時,要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監管、查處力度。
如針對交通噪聲污染問題,要從線路規劃、噪聲源控制、傳聲途徑噪聲削減、敏感建筑防護、加強交通噪聲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如在高架橋、高鐵兩側安裝隔聲屏障,或為朝向公路一側的建筑窗戶安裝通風隔聲窗等。
“隔聲屏障廣泛用于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隔聲降噪,但海南省包括高鐵在內還沒有采取這一降噪措施。”王先國透露,目前功能性通車的海秀快速路,已在部分噪聲敏感區域設計有隔聲屏障。
“海口街頭商業廣告牌到處都是,卻沒有一塊噪聲監測顯示屏。”王先國說,應在街頭設置這樣的顯示屏,既可以讓市民了解我們的聲環境狀況,提醒大家共同呵護,也是對相關職能部門工作的監督。
“做好噪聲治理工作,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管理職責不清等問題,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王先國說。
據了解,今年海南省將從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立法,加強規劃引導、源頭管理、宣傳教育等方面著手,多舉措、多途徑加強噪聲污染防治工作。將聲環境質量改善作為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并將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納入日常環境管理工作。
目前,海南省正在組織制定《海南省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并已完成立法草案。
晚上10時,是《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的聲環境晝夜分界線。此時,廣場舞“大媽”們跳得正歡,附近的建筑工地依舊在抓緊施工,街道上的汽車喇叭聲此起彼伏,各種噪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首令人躁動的樂章。
不知今夜,誰又因噪聲無眠。
?
相關鏈接:
影響交通噪音擾民 海口中山南路延長線馬路市場被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