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明
1。《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是校園足球教育工作的基礎性指導文件和教育質量基本標準,是評價學生足球運動技能和評估校園足球及衡量各地校園足球發展的重要依據,是引導學生提升足球運動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主要適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
2。《標準》從球感、運球、踢球、身體素質和比賽能力五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足球技能水平。根據學生掌握足球運動技能的規律,《標準》將學生足球運動技能劃分為五個等級,每個等級的測評內容體系不同,每個等級都具有相對獨立的評分標準。
3。《標準》每個等級的各單項指標滿分為10分,綜合得分為各單項指標得分與權重乘積之和,達到標準的得分為7.5分。
4。學生可根據本《標準》的要求,定期對所掌握的足球運動技能進行自評,以便了解和掌握學習足球的情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要結合有關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測試,對達到《標準》的學生給予認定,并進行公布。學生達到《標準》的情況可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5。各地在《標準》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逐步推進,把“達標升級”轉化為學生學練足球的自覺行動。
6。本《標準》由教育部負責解釋。
二、單項指標和權重
三、評分表
技能綜合評分:顛球或踩撥球得分×0.1+10米往返運球得分×0.25+8米踢準得分×0.25+20米跑得分×0.15+小場地比賽得分×0.25。
一級達標分值:綜合得分達到7.5分及以上認定達到一級標準。
技能綜合評分:腳背正面顛球得分×0.1+20米繞桿運球得分×0.25+10米踢準得分×0.2+ 折線跑得分×0.15+小場地比賽得分×0.3。
二級達標分值:綜合得分達到7.5分及以上認定達到二級標準。
技能綜合評分:行進顛球得分×0.1+20米不等距繞桿運球得分×0.2+運球踢準得分×0.2+20米繞桿跑得分×0.15+小場地比賽得分×0.35。
三級達標分值:綜合得分達到7.5分及以上認定達到三級標準。
技能綜合評分:頭顛球得分×0.1+折線運球得分×0.2+定位球踢準得分×0.2+多向繞桿跑得分×0.1+比賽得分×0.4。
四級達標分值:綜合得分達到7.5分及以上認定達到四級標準。
技能綜合評分:多部位顛球得分×0.1+折線運球得分×0.2+運球射門得分×0.2+折返跑得分×0.1+比賽得分×0.4。
五級達標分值:綜合得分達到7.5分及以上認定達到五級標準。
四、測試方法與要求
(一)一級測試方法
1。腳背顛球、雙腳交替踩球和腳內側撥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5米×5米區域。
測試方法:腳背顛球:聽測評員口令后,把放在原地的足球,用腳踢起或用手拋起,單腳或雙腳腳背進行顛球,球落地可重新開始,球顛出規定區域則停止測試,測評時間不超過1分鐘。
雙腳交替踩球:聽測評員口令后,用雙腳前腳掌連續交替做踩球動作,球保持原地或移動狀態皆可。球失去控制可重新開始,球出規定區域則停止測試,測評時間不超過1分鐘。
雙腳腳內側撥球:聽測評員口令后,用雙腳腳內側連續進行橫向撥球動作,運動員原地撥球或移動狀態皆可。球失去控制可重新開始,球出規定區域則停止測試,測評時間不超過1分鐘。
評分方法: 測評員根據學生的控球能力表現進行評分,評分為整數分,滿分為10分。
2。往返運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10米×5米區域(圖1)。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線開始快速運球,繞過距離起始線10米處的標志桶后運球返回,以腳踩球于起始線上結束。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計時,球動開表,球踩到線上停表。根據評分標準打分,測試兩次,記錄其最佳成績。
3。踢準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10米×6米區域。球門距起始線8米,球門尺寸1.5米×1米,球門和球門之間相距0.5米(圖2)。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在起始線上用腳內側踢地滾球的方式將球踢進距起始線8米處的三個足球門,每人5球。
評分方法:測評員計分,踢進中間球門得1分,踢進兩側球門得2分,按照每個球踢進球門的分數累計相加得出最后分數。測試兩次,記錄其最佳成績。
4。沖刺跑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20米×5米區域(圖3)。
測試方法: 測試學生采用站立式起跑,聽測評員口令后,加速跑沖過終點線。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計時,測試兩次,記錄其最佳成績。
5。小場地比賽
比賽形式:5人制,4號球,比賽時間15分鐘,比賽場地和競賽規則參照國際足聯最新審定的《五人制足球競賽規則》。
比賽評分:三名測評員對測試學生進行比賽評分,滿分為10分,以三人的平均分作為該學生的最終比賽評分。評分標準參照表6。
(二)二級測試方法
1。腳背正面顛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5米×5米區域。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把足球用腳踢起或用手拋起,運用腳背正面進行顛球,球落地或球顛出規定區域則停止測試,測評時間不超過1分鐘。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記錄學生顛球次數,并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分,評分為整數分,滿分為10分。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
2。繞桿運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25米×5米區域。起點距第一個桿距離4米,其余桿距2米,起點距終點20米(圖4)。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線開始運球出發,依次繞過間隔2米的8個標志桿,以運球過終點線結束。
評分方法:測評員計時,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漏桿則成績無效。
3。踢準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12米×6米區域。球門距起始線10米,球門尺寸1.5米×1米,球門和球門之間相距0.5米(圖5)。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在起始線上用腳內側踢地滾球的方式將球踢進距起始線10米處的三個足球門,每人5球。
評分方法:測評員計分,踢進中間球門得1分,踢進兩側球門得2分,按照每個球踢進球門的分數累計相加得出最后分數。測試兩次,記錄其最佳成績。
4。折線跑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22米×5米區域。起點終點距離20米,標志桿寬間距4米,長間距8米(圖6)。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線站立式起跑,按順序依次繞過標志桿外側,沖過終點線。運球啟動開表,沖過終點停表。
評分方法:測評員計時,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碰倒桿或漏桿則成績無效。
5。小場地比賽
比賽形式:5人制,4號球,比賽時間15分鐘,比賽場地和競賽規則參照國際足聯最新審定的《五人制足球競賽規則》。
比賽評分:三名測評員對測試學生進行比賽評分,滿分為10分,以三人的平均分作為該學生的最終比賽評分。評分標準參照表6。
(三)三級測試方法
1。行進顛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10米×5米區域(圖7)。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把足球用腳踢起或用手拋起,用身體的有效部位行進間走顛球,從起始線出發,到達10米線后折返回到起始線結束。球落地則在最后觸球地點重新開始顛球,球顛出規定區域則停止測試。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記錄學生掉球次數,并根據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
2。繞桿運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25米×5米區域。起點距第一個桿距離4米,其余桿距依次為1米、3米,起點距終點20米(圖8)。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線開始運球出發,依次繞過間隔不等的8個標志桿,以球踩終點線為結束。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計時,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漏桿則成績無效。
3。運球踢準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20米×6米區域。球門距起始線15米,傳球區3米×2米,距起始線2米。球門1.5米×1米,球門和球門之間相距0.5米(圖9)。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在起始線上運球,進入傳球區內,用腳內側踢地滾球的方式將球踢進距起始線15米處的三個足球門,每人5球。
評分方法:測評員計分,在傳球區內進行傳球得分有效,踢進中間球門得1分,踢進兩側球門得2分,累計相加得出最后分數。測試兩次,記錄其最佳成績。
4。繞桿跑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20米×5米區域。起點距第一個桿距離4米,其余桿距2米,起點距終點20米(圖10)。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以站立式起跑姿勢從起始線開始加速跑,依次繞過間隔2米的8個標志桿,沖過終點線為結束。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計時,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漏桿則成績無效。
5。小場地比賽
比賽形式:8人制,4號球,比賽時間15分鐘,比賽場地和競賽規則參照國際足聯最新審定的《足球競賽規則》。
比賽評分:三名測評員對測試學生進行比賽評分,滿分為10分,以三人的平均分作為該學生的最終比賽評分。評分標準參照表6。
(四)四級測試方法
1。頭顛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5米×5米區域。
測試方法:在5×5米的場區內,將球拋起用頭部進行顛球,記錄其連續頭顛球個數。
評分方法:測評員計算連續頭顛球個數,球落地、顛出區域或用其他部位調整則結束。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
2。折線運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22米×5米區域。起點終點距離20米,標志桿寬間距4米,長間距8米(圖11)。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線開始運球,分別繞過標志桿外側,沖過終點線。運球啟動開表,運球沖過終點停表。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計時,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碰倒桿或漏桿則成績無效。
3。定位球踢準
測試場地:足球墻(可用球門拉線代替),射門位置距球門或足球墻16.8米(圖12)。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將擺在罰球區線上的足球踢向球門,每人踢五個球。
評分方法:測評員按球射中各區域的分值記錄得分,如球打在兩個或多個區域交界線或點上,記錄分值較高分值。最后五個分值累加,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
4。多向繞桿跑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15米×5米區域。中間標志桿間距2米(圖13)。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點采用站立式起跑,按照規定路線,依次越過各標志桿后沖過終點。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記錄其所用時間。漏桿或者沒有按照既定路線則沒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
5。場地比賽
比賽形式:11人制,5號球,比賽時間20分鐘,比賽場地和競賽規則參照國際足聯最新審定的《足球競賽規則》。
比賽評分:三名測評員對測試學生進行比賽評分,滿分為10分,以三人的平均分作為該學生的最終比賽評分。評分標準參照表6。
(五)五級測試方法
1。多部位顛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5米×5米區域。
測試方法:用身體7個有效部位(左右腳背正面、左右腳內側、左右大腿正面、頭部)依次完成連續顛球動作。
評分方法:測評員計算完整使用7部位連續顛球的次數,球落地、顛出區域或用其他部位調整則結束。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
2。折線運球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22米×5米區域。起點終點距離20米,標志桿間寬4米,長間距8米(圖14)。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線開始運球,按照順序依次繞過標志桿外側,沖過終點線。運球啟動開表,運球沖過終點停表。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計時,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碰倒桿或漏桿則成績無效。
(3)運球射門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罰球區或足球墻,射門區距球門或足球墻16.8米,起點距射門區域2米,射門區3米×2米(圖15)。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線運球進入射門區域后,進行正腳背射門。每人踢五個球。
評分方法:測評員按球射中各區域的分值記錄得分,射入球門中間區域一球得1分;射入球門兩側區域一球得2分,其余情況均不得分,五個成績相加為射門最后成績,對照評分標準給予相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
4。折返跑
測試場地: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場,劃定25米×5米區域。中間標志桶間距5米(圖16)。
測試方法:聽測評員口令后,從起始點采用站立式起跑,按照規定路線,進行折返跑,必須按由近及遠依次用手觸碰每個標志桶,最終跑回終點。
評分方法: 測評員記錄其所用時間。漏桶或者沒有按照既定路線則沒有成績,測試兩次,記錄最佳成績。
(5)比賽
比賽形式:11人制,5號球,比賽時間20分鐘,比賽場地和競賽規則參照國際足聯最新審定的《足球競賽規則》。
比賽評分:三名測評員對測試學生進行比賽評分,滿分為10分,以三人的平均分作為該學生的最終比賽評分。評分標準參照表6。
(六)測評要求
1。測試場地
運用《標準》對學生進行足球技能等級進行測試時,要求在天然草或人工草場地進行。測試場地平整、軟硬度適中,場地的大小以可容納五項不同測試內容同時進行為基本條件。
2。測試器材
運用《標準》對學生進行足球技能等級進行測試時,需要運用的測試器材包括:皮尺、足球、標志桿(桶、盤)、秒表、口哨、成績記錄表等。其中一級至三級測試使用4號足球、四級至五級測試使用5號足球,標志桶不高于20厘米,標志桿不高為1.2米,小型球門高1米,寬1.5米。
3。隊員裝備
學生進行測試時,應穿著較為寬松輕便的運動服,夏天可穿運動短袖和短褲,膠底碎釘足球鞋。進行小場地比賽時應嚴格按照足球競賽規則的要求檢查裝備,除去禁止佩戴和其他隨身物品,并佩戴護腿板。
4。測試程序
學生在測試前應進行不低于15分鐘的熱身活動,并熟悉測試內容。在此基礎上,按照編號依次進行單項內容的測試,比賽為最后一項測試內容。全部測試內容完成后,由測試人員記錄最終測試成績并上報主管部門。
5。其他要求
參加測評的學生必須具有不少于一年的足球課教學或課余訓練經歷。測試應在較為適宜的天氣條件下進行,避免在惡劣天氣條件下進行測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