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商務艙Vs普通艙“冰火兩重天”
人潮涌動,摩肩接踵,晚高峰時段的深圳地鐵11號線,繁忙如往常。
向前再走幾十米,兩節涂著黃色標志的地鐵車廂內,情況卻大不一樣。寬大的沙發軟座上,稀稀拉拉只有數位乘客,顯得有些空蕩蕩。而這樣“冰火兩重天”的場景,在剛剛開通不到一個月的地鐵11號線上,一度反復出現。
今年6月28日,承接機場線和廣深城際軌道線路雙重任務的深圳地鐵11號線通車。在全部8節編組的車廂中,除了6節普通車廂外,還另外設置了2節商務車廂,票價為普通地鐵票價三倍左右。引起輿論質疑,深圳地鐵集團回應稱,設置商務車廂,是為了在提高運載能力的同時,“提升長距離乘車的舒適性”。
“雅座”票價是普通車廂3倍
紅色的沙發軟座兩兩相對,中間留出寬敞的過道。坐椅的底部架空,留出了放置行李的空間。這樣的場景,并非飛機、高鐵的設施,而是開通不久的深圳地鐵11號線“商務車廂”。
在網上流傳的一張商務車廂內景圖上,新京報記者看到,車廂頂部安裝了“藍天白云”主題的頂燈,地面則是藍色地板。此外,為了防止列車在高架段運行時,陽光對車內乘客的影響,車窗上還安裝了遮陽簾。
記者了解到,深圳地鐵11號線于今年6月28日開通,全長將近52公里。從票價看,商務車廂通常為普通車廂的三倍左右。根據深圳地鐵集團此前發布的消息,地鐵11號線普通車廂單程全程票價10元,“商務座”最高30元。由福田到機場普通票價需7元,而“商務座”為21元。
這三倍的價格,是怎么算出來的?深圳地鐵集團運營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深圳軌道交通實行里程分段計價票制,票價由起步價加上里程價構成。除此之外,商務車廂還需加收“適用費”,根據里程定價,不超過普通車廂票價的兩倍。商務車廂起步價格為6元,照此計算,商務車廂的票價被控制在普通車廂票價的3倍之內。
候車出站均有專用通道
乘坐商務車廂出行,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商務車廂從購票、候車到出站,均與普通車廂不同。
深圳地鐵普通車廂單程票為綠色,而商務車廂單程票則是黃色。在深圳地鐵集團發布的“乘車攻略”中,購買商務車廂單程票時,須前往11號線各車站專門的“商務車廂售票機”。為避免誤入普通車廂,在候車時,商務車廂對應的屏蔽門蓋板為黃色。而當乘客出站時,也須將車票投入“商務車廂單程票與優惠卡通道”專用閘機。
新京報記者獲悉,乘客持普通單程票從其他線路換乘到11號線,如想乘坐商務車廂,需要出閘后,再重新購買黃色單程票進站,目前,除了新開通的地鐵11號線外,其他線路車站暫時還不發售商務車廂單程票。
相比較而言,持有深圳地鐵卡要方便得多。乘客只需在11號線站臺核準機處核準后,就可以乘坐商務車廂,出站時可刷任意閘機。
贊成PK反對
●“萊布尼帥”:差異化的服務是趨勢。這是消費能力和消費理念的差異。地鐵也一樣。如果能保證有座,舒適,我愿意花3倍的價格去消費。好過擠沙丁魚。
●“小心眼子小心”:商務艙很有必要!方便老弱病殘孕,尤其是上下班高峰。需求不一樣,付出價值不一樣,很合理,很正常。
●“虎三朋鳥妹”:為什么要這樣,就是因為地鐵便宜方便,坐的人才多,設個商務艙,如果普通艙真沒地方,那不是逼著去坐商務艙。
●“Strawberry糖囡”:地鐵本來就是緩解交通的,干嘛設置商務艙?這樣普通地鐵更擁擠。
●“靠近歸真”:這屬于公共交通,并非營利性企業。區別對待不合理。
■ 焦點
1 為何要設置商務車廂?
為了提升超長距離乘車的舒適性
統一設置沙發軟座,商務車廂的運載能力明顯偏弱。網友質疑,在繁忙的深圳地鐵上設置“雅座”,是否有必要。
對此,深圳地鐵集團在其官微解釋稱,11號線身兼機場快線和廣深城際軌道線路雙重任務,全長約52公里,是目前深圳線路里程最長的城市軌道交通線,連接了多個交通樞紐。在如此長的通勤距離下,設置商務車廂,是為了“在提高運營載客能力的同時,更好的提升超長距離乘車的舒適性”。
據當地媒體報道,深圳地鐵集團一位陳姓工作人員曾表示,“有的時候商務車廂乘客確實不多,但是到了周末,也是爆滿的。”
2 哪些人會選擇商務車廂?
不少是攜帶行李前往機場的市民
同樣的通勤距離,票價普遍是普通車廂的三倍左右,這樣的“高消費”,主要面向哪些人群?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由于地鐵11號線,同時身兼深圳“機場線”的功能,在出行中選擇商務車廂的,不少是攜帶大量行李,準備登機的市民。
“有時帶著大行李又帶著小孩子去機場,如果擠在普通車廂,人多擁擠不說,還要擔心口袋的錢包和手機,又要照看小孩子。”深圳市民吳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過去前往機場,自己一般是打車出行。相比之下,選擇地鐵商務車廂不僅省錢,還避免了市區道路擁堵,在時間上更好控制。
■ 追問
公共交通工具設置“雅座”是否合適?
專家稱深圳地鐵此舉舍本逐末;應突出“服務性”,而非“市場性”
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胡小武認為,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組成部分,地鐵上設置“雅座”,顯得并不合適。
胡小武告訴記者,地鐵作為帶有公益性質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屬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而深圳地鐵集團作為一家國企,其行為邏輯應該突出“服務性”,而非“市場性”。他表示,如果深圳地鐵的運力足夠滿足居民日常出行,再拿出空余的運力差異化運營,還算無可厚非。“現在的情況是,普通車廂人滿為患,商務車廂行人寥寥,說明目前的地鐵運力遠沒達到滿足居民出行需要的程度。”胡小武說,深圳地鐵此舉,有舍本逐末的感覺。
記者梳理發現,由于地鐵建設周期長,成本高,不少城市在運營地鐵中,都引入了商業合作。一些地方將地鐵車廂冠名權轉讓,甚至在報站中植入品牌名稱。不過,記者看到,在此之前,國內地鐵還未出現類似設置“商務車廂”的做法。
■ 盤點
記者發現,深圳地鐵11號線設置“雅座”并非孤例,在此之前,國內外不少地鐵都設置過地鐵專用車廂。
香港:地鐵有“頭等艙”
早在蒸汽列車時代,香港就將車廂等級分為三等,并保留至今。目前,香港地鐵頭等車廂僅存在于來往羅湖和紅磡的東鐵線上。票價比普通車廂的票價貴一倍。
在香港地鐵的相關規定中,“未持有效頭等車程票或持有未取得頭等確認的八達通卡乘坐頭等,須繳納附加費,費用為港幣500元。”
東京:設有女性車廂
自2004年起,日本交通部門陸續在包括地鐵在內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設置了上下班高峰期的“女性車廂”,且專用車廂的數量一直在增加。
不過,東京地鐵公司對女性專用車廂的定義是:原則上供女性乘用的車廂。因此,日本所謂的女性專用車廂并不是男性的禁地,而是依靠自覺來維護的。
?
相關鏈接:
女子為趕車徒手扒地鐵門被夾 造成列車晚點(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