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5日電據發改委網站消息,去年以來,發改委和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全面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全國可減輕企業負擔約540億元,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清收費。大力清理涉企收費,降低實體經濟成本,全國可減輕企業負擔約540億元。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有關部門清理進出口環節收費,減輕外貿企業負擔80億元;降低住建、工商、民航等部門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降低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和征信服務收費標準,減負約120億元。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取消約270項涉企經營服務收費,減負近80億元;降低近300項收費標準,減負約90億元;停(免)征收費項目約730項,減負約170億元。
——推改革。推進市場化改革,放開政府定價收費項目,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截至目前,中央涉企經營服務收費定價項目縮減幅度80%以上;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放開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近千項,縮減幅度60%以上。部分地方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如四川、吉林、內蒙古等省份,縮減幅度在70%以上,最大限度簡政放權,減少審批。
——建清單。目前,全國范圍內已建立涉企、涉進出口環節和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三項目錄清單”制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涉企經營服務收費和涉企進出口環節經營服務收費兩項清單,保留的政府定價收費項目僅有6項和3項,經清理,已沒有政府定價的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項目。除部分省份沒有涉企進出口環節和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政府定價項目外,其他省份已經在7月20日前公布了“三項目錄清單”。安徽、湖北、廣西、甘肅等省還將收費清單延伸至“市、縣”,建立了中央、省、市、縣“四級聯動”的收費目錄清單體系,打造政府“陽光收費”。
——零收費。廣東省大力推行涉企行政事業性“零收費”制度。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分兩次減免了全部省定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著力為企業“松綁”、“減負”,增強企業盈利能力,激發市場活力。湖北省正在積極試點“零收費”制度。
——強監管。創新思路和方法,放開、下放收費管理權限的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江蘇省取消收費許可證制度后,建立收費報告、收費巡訪及收費政策評估等制度。福建省推廣“陽光價費”等“五個平臺”建設,全面加強涉企收費管理和服務。湖南省從“優化服務”入手,建立“涉企收費政策接待日”制度,主動為企業答疑解惑,聽取企業意見和建議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