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舒適、有愛……“雙創”后城市越來越好
海口百姓幸福感在加分
????雙創改變東湖面貌,空中看去就像海口的綠肺。
“人們來到了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圍繞著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的課題,海口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為“抓手”,一場由表及里的“創城”行動持續開展。“雙創”之后的海口在硬件和軟件上均得到提升,為百姓幸福感加分。
海口“雙創”給市民生活帶來了什么變化?受訪者給出了舒適、安全、和諧等關鍵詞。
問:在你心中,一座美好城市應當是什么樣的?
答:安全
“公安+城管”執法結合治安越來越好
安全感,是檢驗一座城市幸福感的最基本要素。“現在路面經常能看到很多警察,‘兩搶’和盜竊案件也很少聽說了。”7月24日,市民王小飛將電動車停進劃設的停車點,擺放整齊。他最關心的電動車失竊問題,“雙創”開展以后,發生在他身邊的這類案件少有耳聞了。
美蘭公安分局城管執法大隊負責人趙小立認為,“雙創”之前,街頭電動車隨意停放,給盜賊留下可乘之機。“雙創”后,按照統一規劃將電動車放在明亮處,不時有車主停車或取車,即使無人看管,盜賊也不敢輕易作案。
7月22日,明珠廣場、大英路,一支“公安+城管”巡邏隊伍走過,規范違法停車、制止流動占道經營行為。今年2月以來,海口“雙創”誕生了一支特別的隊伍——城市執法中隊。這種“公安+城管”的執法模式在7個鎮(街)開展試點1個月,暴力抗法現象下降、鎮街警情下降四成。全國“各地政法機關創新指數排行榜”第二季榜單,海口市因推出“公安+城管”模式和城市警察位列全國第四。榜單評語稱,這項領先全國的改革在短期內就彰顯乘法效應。
明珠廣場一帶為扒竊案件高發區。日前,海府路派出所副所長、海府執法中隊中隊長鄧常偉領城管行政執法中隊的民警和城管隊員、聯防隊員聯合巡邏過程中,發現幾名可疑男子,及時反饋給便衣隊,便衣隊經幾天跟蹤偵查,將扒竊男子人贓俱獲。“巡邏隊在明處,便衣隊在暗處,這樣明暗結合對防范和打擊轄區違法犯罪起到很好的互補作用。”鄧常偉說。
海口警方認為,全市總體警情下降,得益于海口持續開展“雙創”工作這一大背景,市民文明、法制意識得到加強,治安隱患不斷減少。
答:舒適 政府主導出資改造 環境越來越好
海口一再提出,“雙創”是改善生活環境,增進百姓福祉,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這種民生變化帶來的內心幸福感,秀英區儲運小區的居民體會最深。“以前老鼠、蚊子特別多,我們都不下來玩,因為沒場地還又臟又臭。”68歲的江阿婆說。
去年7月底海口市“雙創”工作啟動后,秀英區儲運小區被納入首批“三無”小區改造示范點。對小區環境衛生大整治,亂搭的建筑全部拆除,再對小區進行綠化、美化、亮化。海秀街道工委書記孫副林說,政府先后投入超過150萬元給小區新修道路、安裝路燈、修建籃球場、搭建停車棚、創建文化室等等,徹底改變了小區的面貌。“現在小區環境漂亮,空氣也好,一些新建的小區也比不上。”江阿婆介紹,以前嫌小區亂,把自家房子租出去的居民,現在都搬回來居住了。如今她也愛下樓散步了,平時坐在樹下的休閑石椅與鄰居聊天,還可以到小區文化室看書學習,到了晚上,小區里還有廣場舞等文娛活動。
瓊山區按照“打造社區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的要求,因地制宜設置修鞋、修傘、水果攤、理發等服務點,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全力打造的海口特色餐飲街區建設和“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已完成北勝社區新城路、米鋪社區勛亭路等9個便民服務點的建設。
“現在出門買水果方便多啦!”林阿姨就住在勛亭路上,如今下樓就能買到新鮮水果,十分開心。記者在位于勛亭路的瓊山區國興街道米鋪社區“15分鐘便民服務生活圈”看到,每個攤位都是綠色清爽的小推車工作臺,上面有遮陽布,統一印著瓊臺福地的logo。
為了維護市容市貌,海口全市4萬多家店鋪、小區、工地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書;作為城市“里子”的背街小巷也受到了重視。為改變背街小巷存在的下水道堵塞、環境臟亂差、占道經營等問題,海口去年投入4億元完成了858條小街小巷改造,今年還將投入6.92億元,改造小街小巷1576條。
“海口現在大街小巷都很干凈。”7月24日,從昌江到海口購物的劉小姐,在得勝沙等商業圈逛了一圈后,給出這樣的評價。
今年5月30日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中,海口在289個城市的宜居競爭力中排名第5。
答:有愛 溫情城市愛心無處不在 人與人越來越好
“雙創”城市絕不是冷冰冰的城市。打造有溫度的海口,在“雙創”工作中屢被提及。
海口市瓊山區濱江街道辦事處博桂社區,300多米長的街道上用黃杉木架起了一溜木墻,每面木墻上貼著“愛心墻”3個醒目的大字。市民的微心愿貼在墻上,讓愛心人士認領。和愛心墻配套的還有存放捐助品的“愛心倉庫”,讓居民儲存志愿服務時間的“愛心銀行”,以及讓環衛工、交警歇腳,給孩子提供學習場所的“愛心小站”。社區的三份“愛心”讓志愿服務化作一股股暖流,把城市的溫情送到人們心里。
一張“海口交警幫助拾荒老人整理散落廢品”的照片曾經紅遍海口的微信朋友圈。那是今年6月12日下午,一名拾荒老人在推著自行車過馬路時,車上的廢品掉了下來。一名協警正在附近執勤,看到后立即上前幫忙。市民目擊了這一幕,悄悄拍下照片。記者了解到,交警幫助拾荒老人已不是第一次。
有市民說,海口“雙創”提振了這座城市的精氣神,煥發出了不一樣的光彩。
?
?
相關鏈接:
一分鐘了解海口一周“雙創”:《海口市愛衛管理辦法》落地實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