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東莞成功舉辦國際馬拉松賽。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杰 攝
南方日報訊(記者/靳延明)7月23日,東莞市體育局做客陽光熱線時透露,繼蘇迪曼杯、“莞馬”之后,東莞近幾年還將密集舉辦亞歐乒乓球全明星對抗賽、亞洲馬拉松錦標賽、男籃世界杯(東莞賽區)等多場國際體育賽事,為東莞澆筑體育之城的金字招牌。
將辦兩屆馬拉松亞錦賽
東莞是著名的體育之城,享有全國籃球城市、全國舉重之鄉、游泳之鄉、龍舟之鄉等眾多美譽。
近年來,東莞緊抓機遇,通過辦國際體育大賽、辦有影響力的大賽,充分展示東莞城市文明風采,提升東莞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
2015年5月,東莞成功舉辦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這是該市首次獨立承辦的國際著名的體育盛事。2016年3月,東莞又成功舉辦了東莞松山湖國際馬拉松。
市體育局局長黃慧紅介紹,東莞目前正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密集舉辦有影響力的國際賽事:今年9月,東莞將舉辦亞歐乒乓球全明星對抗賽;2017年和2019年,東莞還將連續舉辦兩屆亞洲馬拉松錦標賽;2019年男籃世界杯(東莞賽區)的籌備工作也在積極進行中。
體育能夠充分展示一個城市的魅力和活力,舉辦有價值的賽事,能夠促進城市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發展。黃慧紅還表示,東莞能夠密集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現實基礎的水到渠成:東莞進入經濟社會轉型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體育事業,舍得投入;東莞體育發展成績顯著,培養和輸送了眾多優秀的運動員;東莞擁有優秀的辦賽團隊及成熟的辦賽經驗;東莞體彩公益金實力雄厚;東莞廣大市民對體育的熱愛和支持……這些優勢,讓東莞對于辦好這些國際賽事“底氣十足”。
全民健身日舉辦徒步活動
2016年8月8日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的首個“全民健身日”,也正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頒布實施。市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東莞市“全民健身日”活動將采取主會場分會場聯動的形式:市體育局舉辦活動的主會場設在東莞市黃旗山城市公園,將進行全民健身日徒步活動;松山湖(生態園)、各鎮(街道)將圍繞主題結合各自實際舉辦活動,與主會場活動形成聯動和呼應。
全民健身日期間,東莞還將引導群眾團體、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各類社會組織舉辦各種健身活動,同時倡導各級各類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免費或低收費向廣大群眾開放,開放措施將提前向全社會公示。
■回應
東莞將建設10分鐘體育生活圈
有市民反映,感覺東莞的體育設施數量不夠,缺乏健身場所。對此,市體育局群眾體育科副主任科員黎創成介紹,2014年底東莞曾對體育設施進行了普查,全市建有各類體育場地13244個,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703.4萬平方米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2平方米。
其中,市一級建有東莞市體育中心(含體育場、籃球館、游泳館和全民健身廣場)、濱江體育公園、籃球中心、網球中心等。全市標準體育場24個、帶固定座位的體育館59個、籃球場(館)5923個、游泳池(館)372個、羽毛球場(館)1613個、網球場(館)242個。32個鎮(街道)全部建有3000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廣場,2014年底全部完成,實現100%覆蓋。
“市民反映的體育設施數量不足的問題,我們認為是結構性缺乏、體育設施分布不均勻的問題:市中心人多地少,體育設施配備不足;村(社區)市民居住分散,體育設施難以普及。”黎創成介紹,針對這些問題,東莞提出了建設10分鐘體育生活圈的工作目標,體育局將繼續做好市政府十件實事體育方面的工作,通過體育彩票公益金進行補助,對全市各鎮街園區的體育館、籃球場進行升級改造。
與此同時,還將加大社區體育公園、小型多樣的體育場地的建設,推動學校體育場地對社會開放,推動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對公眾開放。“希望通過這些措施讓市民有更多鍛煉場所。”黎創成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