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在中國民間投資增速下滑的討論聲中,“國”強致“民”弱成一方觀點。25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勇在北京表示,政府投資并沒有對民間投資產生擠出效應,民間投資回落有一定“合理性”。
對于政府、民間投資的關系,張勇認為兩者應在不同投資領域下各自發揮作用,相互補充。“我們要把握好這個度,政府投資一定要補短板,不能和民營投資爭同一個市場。”
2016年上半年,中國民間投資增速僅為2.8%,比去年同期銳減8.6個百分點,回落明顯。
“民間投資的回落有一定的合理性。”張勇在當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指出,民間投資的主要領域是制造業和房地產,而當前一些傳統行業存在創新力不足、結構調整難度較大的情況,民間投資勢必對市場有一個選擇。
張勇透露,中國政府5月份開展的民間投資專項督查結果顯示,以投資傳統行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家對投資都有“看一看”的姿態。在此情況下,“勢必使得投資腳步放慢”。
張勇認為,上述現象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傳統行業得到極大滿足,而創新領域有待開發。
“民營企業給我們反映一個問題,能不能多搞點培訓,多給輸送點人才。”張勇表示,民營企業家希望政府在引導創新領域投資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務,以此賦予其開拓創新的意識和能力,而政府下一步正將在此方面進行支持。
對于政府基礎設施投資較強,是否對民間投資產生擠出效應,張勇稱,“我負責任地講,沒有。”他表示,各級政府投資總額僅占總投資規模的5%,并且近年來政府投資已從競爭性行業退出,而主要投向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項目。
“這些項目收益相對比較低,期限比較長。”張勇認為,追求利潤的民間投資會基于市場而選擇其他項目,“政府投資做的都是補短板的行當”。
張勇指出,當前投資下行壓力大,民間投資回落較快,政府投資此時要加大力度,包括使用專項建設基金,“干一些應該干、必須干、早晚都要干的事情。”這將起到促投資、穩增長的作用,并且此時造價相對較低,投資亦能有所節省。(夏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