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25日消息(記者林韋瑋)近日,由海口市文明辦、海口日報社、海口網、海口文明網聯合發起的“大愛同行”助學網絡公益活動再度起航。活動一經發起,便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截至7月25日,經海口網報道的2名準大學生均已獲得資助,募集善款近2萬元。
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寒門助學活動
家住秀英區福秀小區廉租房內的李嫻靜以863分的好成績被復旦大學經濟學專業錄取,但由于父親暫時失業、母親收入微薄、奶奶體弱多病等原因,家中遇到了經濟上的困難。報道經海口網“兩微一端”發出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0元、50元、300元、3000元……一筆筆愛心款打到李嫻靜的銀行卡中,捐助者有的甚至沒有留下姓名。7月21日,市民劉小姐幫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愛心人士將3000元打到李嫻靜卡中,她表示,委托人不求回報,只希望李嫻靜在大學里好好學習,以后能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7月25日,在海口網微信上得知貧困學子的勵志故事后,秀英區一家公司自發組建了一個“傳承愛心助學”微信群,公司員工們紛紛伸出援手,共捐助善款2000元,并在海口網記者的帶領下,公司代表親自將善款送到李嫻靜手中。該公司相關人員表示,希望通過員工們的綿薄之力,幫助貧困學子圓大學夢。
同樣居住在福秀小區廉租房內的李詩敏是今年海口海港學校文科第一名,以681分的好成績被湖北省三峽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錄取,但每年6000元的學費、住宿費愁壞了一家人。李詩敏的父親在其兩歲那年患病回到重慶治療后,就再也沒有回過海南;母親之前靠給別人當保姆、到工廠里給人煮飯等打臨工掙錢補貼家用,近期工廠倒閉后,也陷入了失業狀態。報道經海口網“兩微一端”發出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多位愛心人士撥打海口網熱線表示愿意資助李詩敏圓大學夢。其中,長期關注海口網的河南省愛心商人司紅建先生在與記者取得聯系后,捐助了李詩敏6500元(同時捐助了李嫻靜6500元),希望能幫助李詩敏暫時度過這個難關;海口秀英區一家廣告公司則表示愿意為李詩敏提供一個兼職崗位,讓其在暑期打工掙點錢補貼家用。
兩年募集67萬余元助42名學子圓夢
其實,這已是助學活動開展的第三個年頭了。
2014年7月,超強臺風“威馬遜”肆虐海口,使很多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遭受重大打擊,給貧困學子的求學路帶來更多困難。對于這些莘莘學子而言,大學教育的熏陶,是他們自立于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獲得發展、服務社會的基礎。因此,海口市文明辦、海口日報社、海口網、海口文明網聯合發起“我為椰城災區貧困學子籌學費”助學網絡公益活動,對17名家庭貧困的準大學生進行實情報道,受到社會極大關注,許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手,捐助近50萬元善款,圓了這些貧困學生的大學夢。
2015年7月,海口市文明辦、海口日報社、海口網、海口文明網再次籌辦助學網絡公益活動。該活動一經發起,便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注,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最后,經海口網報道的25名準大學生全部獲得資助,共募集善款超17萬元、愛心機票20張等。值得一提的是,在高考前20多天不幸遭遇車禍的海口長流鎮學子肖中斌,通過海口網了解到寒門學子的狀況后,立刻與海口網取得聯系,毅然從社會各界為其捐助的善款中拿出10萬元,資助12名學子圓大學夢,通過身體力行,將大愛繼續傳遞。
值得一提的是,2014、2015年獲得資助的貧困學子中,有的已在大學內獲得獎學金、有的在校園內勤工儉學補貼家用、有的假期回家積極投身志愿服務隊伍,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強大自我,報答社會,將愛心傳遞下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