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探訪駐扎在紫禁城里的國旗護衛隊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7-26 15:13

      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這么一方圣土——天安門廣場;在廣場上飄揚著一面鮮紅的旗幟——五星紅旗;在迎風飄揚的國旗下,有這樣一支隊伍——武警北京市總隊天安門警衛支隊國旗護衛隊。

      他們,就駐扎在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紫禁城內,每天走過金水橋,走過長安街,把“共和國第一旗”高高升起!

      故宮旁、古跡中,一抹亮麗橄欖綠

      國旗護衛隊主要擔負天安門廣場國旗升降、警衛及紀念慶典等重大活動的儀仗司禮任務。中隊組建20多年7000多個日日夜夜,這支光榮的隊伍出色地完成了8600余次升好“共和國第一旗”的神圣使命,見證了黨和國家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步入天安門城樓后,人們會被濃濃的商業氣氛所包圍,一家家鱗次櫛比的店鋪一字排開,店鋪里擺滿琳瑯滿目的旅游紀念品,令人目不暇接。與周圍繁華的環境相比,國旗護衛隊駐地就顯得小多了。在1983年國旗班創立時期,12位一米八幾的小伙子擠住在勞動文化宮一間不足10平米的平房內,居住條件非常艱苦。1990年6月,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營區搬到了故宮午門前東朝房,雖然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但因為居住的是古建筑,生活起居還是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不能破壞原貌搞裝修,宿舍內部只能放入床和桌椅;不能挖地刨土搞建設,營區內只能擺上移動的訓練器材;不能就地生火搞保障,官兵們只能步行五分鐘到中山公園就餐……

      條件越是有限,官兵們越是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訓練環境。面對將近有600年歷史的班排宿舍,官兵們每天打理最多的是門前的古樹,擦拭最干凈的是窗戶的浮雕,保護最好的是營區內的文物古跡。多少年來,護衛隊已經和文物古跡融為一體,他們護衛著祖國的國旗,也守護著祖國的滄桑歷史。

      目光中、掌聲里,升好祖國第一旗

      這是在護衛隊經常能看到的景象:官兵們與熙熙攘攘的游客僅數米之隔,每天人流如梭,人聲鼎沸。但就是在這樣喧鬧的環境中,戰士們似乎什么都聽不見,什么都看不見,只是專心地訓練。“在放大鏡下訓練,在聚光燈下升旗。我們必須圓滿完成每一次任務,展示好每一次形象。”這是升旗手楊博一次執行任務前給隊員們所做的臨戰動員。

      在護衛隊,官兵們都說,“嚴、細、勤、恒”始終是他們秉持的管理理念。嚴,嚴到營區無便步,舉手投足有規范;細,細到所有的物品擺位毫厘不差;勤,勤到全員額、全方位、全天候有督查;恒,恒到幾十年如一日,任何時候不松懈。

      官兵們傾注熱情最多的,還是在完成升降國旗任務上。護衛隊有句口頭禪:場上十分鐘,場下兩年功。執行升降國旗任務軍姿標準高、要求嚴,不僅要威武挺拔,而且必須能在炎炎烈日和凜冽寒風中紋絲不動站立三小時以上;為達到正步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官兵們頭形不正別大頭針,練擺臂時拉起繩子,練踢腿時綁著沙袋,走路時別上T型架子,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表情都要經過專門訓練。在迎風迎光的條件下練眼神,40秒不能眨眼,才能達到在升降國旗任務時神采奕奕。

      掌聲里、榮光中,愛國主義氤氳升華

      一個普通的戰士,一旦站到護衛隊的行列里,他的言行舉止就與民族的尊嚴、軍隊的形象聯系在一起。

      護衛隊的官兵從走進這個綠色方陣的第一天起,每天喊出的是“護我國旗、壯我國威”的口號,每天聽到的是一代代護衛隊官兵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每天接受的是“國旗至上、祖國至上”的教育,每天履行的是“升好祖國第一旗、凝聚億萬愛國心”的使命,每天感受到的是祖國和人民給予的崇高榮譽。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們不僅升好國旗、護好國旗,還講好國旗。從1984年開始,他們多次到中國革命博物館、北京圖書館、中央檔案館查閱資料,同國旗的設計者和紀念碑浮雕的創作者取得聯系,核準史實,編寫了近萬字的《國旗講稿》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史話》。他們始終堅持常年為群眾講解國旗知識、進行訓練展示、開放內務和榮譽室參觀;到全國各地的工廠、學校、企事業單位展示國旗升降、培訓升旗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1997年11月,中宣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北京市委、武警部隊還在人民大會堂專門舉辦了“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先進事跡報告會”。

      目前,國旗護衛隊除擔任北京市中小學的總校外輔導員,還與全國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一千六百多所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聯系,先后派出官兵宣講國旗萬余場次,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為強化群眾的愛國意識、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出了貢獻。

      官兵們與熙熙攘攘的游客僅數米之隔,在這樣喧鬧的環境中專心地訓練。

      官兵們與熙熙攘攘的游客僅數米之隔,在這樣喧鬧的環境中專心地訓練。

      官兵們與熙熙攘攘的游客僅數米之隔,在這樣喧鬧的環境中專心地訓練。

      他們,就駐扎在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紫禁城內。

      他們,就駐扎在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紫禁城內。 (攝影:牛成浩)

    ?

    相關鏈接:

    我向國旗敬禮
    新西蘭要換國旗?公投初步結果:多數民眾說“NO”
    新西蘭總理否認更換國旗公投是政績工程
    2016兩會 政協委員張國立憶南極科考:遭遇冰崩后第一反應是看國旗

    ?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