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微紀錄”是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新疆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的又一場大型網絡文化活動,由骨干示范引領、共享民族團結、全面立體傳播、打造融情品牌四部分構成。活動圍繞自治區黨委今年部署的民族團結進步年,讓群眾拿起手機,真情記錄身邊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最后一公里》(ID:MqMsMx)記者 陳大慶 天山網記者 王娜報道
7月22日,在“融情·微紀錄”啟動儀式暨全疆首場鄉村微視頻展播現場,庫車大馕城創始人湖南永州人歐陽志軍和庫車的熱沙來提·阿木提,聯手龜茲歌舞團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大馕舞”,這部舞蹈是庫車大馕,走向產業化的贊歌。
“庫車大馕城非常值得來。在這里既能吃到美食,還能了解到新疆的飲食文化。”熱沙來提·阿木提自信地說,“只要是來過阿克蘇地區庫車縣大馕城的游客,就一定會這么說。”
到底是一座什么樣的城讓游客們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呢?
說起庫車美食,人們不由自主會想到庫車大馕。薄薄的、大大的、脆脆的,散發著焦香,特別美味誘人。所以,庫車大馕也成了當地一張特色名片。而大馕的代言——庫車大馕城,從2014年建成以來到今天享譽全疆,可謂經歷了一番寒徹骨。
現在就來聽聽它的故事。
庫車大馕城創始人之一是湖南永州人歐陽志軍。1999年,歐陽志軍到庫爾勒市開辦塑料制品廠,憑著吃苦耐勞、精明強干,攢下第一桶金。后來,他想在庫車投資,通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拉動產業發展。
庫車縣退休干部沙來提·阿木提也一直想把庫車縣的大馕文化繼承下來,讓疆內外的人都能知道“庫車大馕”這個名字。得知歐陽志軍的想法后,兩個人一拍即合,決定建造一個“大馕城”,發揚新疆的飲食文化。
說干就干,2012年庫車大馕城開建,兩年后的2014年10月正式開業,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總投資3500多萬元,由沙來提·阿木提擔任總經理。
現在的庫車大馕城由馕品制作區、馕品體驗區、特色小吃區、手工藝品展銷區、馕文化展示館五部分組成,共有門店72間。其中,馕產品制作區匯集了庫車當地頂尖打馕高手開設的門店。這些門店制作的產品突出“庫車大馕”品牌,進行統一包裝、宣傳和銷售。在馕品體驗區,游客可全程參與、體驗打馕的全過程。
不僅如此,大馕城全部引進了國家專利產品環保馕坑。這種馕坑在燒熱階段不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原先燒煤、燒柴的馕坑被燃氣馕坑取代,馕的味道和傳統馕坑打出的一樣鮮美。
這么好的項目,如此美味的馕,在建成之初,卻得不到群眾的認可,很多人認為那里打出來的馕不清真,不愿意購買。馕銷售不出去、打馕師傅留不住,這讓歐陽志軍和沙來提·阿木提很發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為了打消人們的顧慮,在庫車縣政府的幫助下,大馕城經常邀請市民參觀新的馕坑和制作流程。慢慢地,天然氣馕坑被大家接受了。
沙來提·阿木提說:“大馕城現在有30個打馕師傅,每天可打500個馕。同時,不斷有新品種的馕被研發出來,大家也都特別喜歡。后來,又建成一座馕文化博物館,每天可以接待很多游客。”
熱西提·依米提是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庫車馕傳承人,打了幾十年的馕,是第一個入住庫車大馕城的商戶。他說:“燃氣環保馕坑打出的馕顏色更金黃,味道更好,現在好多人都來買馕,生意比以前更好了。”
提起歐陽志軍,沙來提·阿木提說:“歐陽作為一個外地人,這樣認同我們的飲食文化,并且幫助我們開創事業,發展產業,弘揚民族特色文化,真的讓我特別感動,我們也會把庫車大馕這張名片繼續發揚下去!”
庫車大馕城不僅是一座城,隨著“融情·微紀錄”展播,庫車大馕城的馕也不僅僅是馕,看似普通的馕里融入的是濃濃的民族團結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