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挽救患尿毒癥兒子的生命,太湖縣的愛華決定捐腎救兒。今年5月份,余愛華在上海長征醫院經過醫院配型試驗,指標都符合,但醫生告訴她,她不具備手術條件,必須將體重從150多斤降到130以下才行。
6月下旬開始,家住太湖縣城晉湖家園小區的46歲居民余愛華每天“狂奔”40多里減肥。截止7月28日,余愛華通過40多天的努力,已將體重從151斤降到了130斤。
據了解,由于捐腎手術,8月5日左右才有床位,最近幾日,雖然高溫難奈,余愛華為防止體重反彈,仍然堅持跑步。余愛華說,為了兒子,我必須跑贏死神。
年青兒子患了尿毒癥
孟濱,1989年出生于太湖湯泉鄉。從太湖縣牛鎮高中畢業后,為減輕家庭負擔,孟濱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打工是艱辛的,年青的孟濱曾在很多城市、謀過不少差事。2014年,孟濱收獲了愛情,當年結婚,不久兒子出生,三口之家過上了其樂融融的生活。
孟濱在外打工的同時,父母也從湯泉來到了太湖縣城。孟濱的父親是一名水電工,母親余愛華平時除了給丈夫打打下手,主要在家從事家務。
丈夫勤勞,兒子孝順,孫子可愛。對于從農村出走來的余愛華來說,已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可這一切在今年年初被打破。
今年年初,孟濱先是出生嚴重貧血現象,后出現感冒等癥狀。太湖縣醫院的醫生為此建議他到上級醫院去查查。
孟濱為此來到合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月19日,檢查結果出來,竟是尿毒癥晚期雙腎徹底壞死。
捐腎救子需將體重從150多斤降到130斤以下
查出病因后,孟濱被父母送到了長海長征醫院治療,經過多日的治療,花光家中全部積蓄后,病情才穩定。
一開始,孟濱在醫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后來為了節省開支,不得不回家進行腹透保守治療。
孟濱說,每天在家三次腹透,需用也需一百多元。考慮到孟濱只有26歲,醫生建議進行腎移植。
為了兒子,余愛華決定捐腎救兒。今年5月份,余愛華在上海長征醫院經過醫院配型試驗,指標都符合,但醫生告訴她,她不具備手術條件,必須將體重從150多斤降到130以下才行。
每天“狂奔”40多里,40多天時間降了20多斤
家住太湖縣城晉湖家園小區的余愛華,1970年出生,如今已有46歲。6月下旬開始,
如今,在太湖縣城,晨練的人們總會看到一位奔跑的中年婦女余愛華的身影。
和其他人鍛煉身體不的市民不同的是,余愛華的奔跑不是鍛煉,而是為了減肥捐腎救子。
“我每天早晨與晚上出門跑步。”余愛華說,每天大概有40多里路。7月28日,余愛華通過40多天的努力,已將體重從151斤降到了130斤。
看到每天勞累的母親,兒子孟濱心里有著說不出的滋味。孟濱說,每次看到媽媽回來,滿頭大汗,上樓梯腳都走不動,并且回來也不能多吃飯,看到這種情形,我非常的心疼,也非常的感謝媽媽。
據了解,由于捐腎手術,8月5日左右才有床位,最近幾日,雖然高溫難奈,余愛華為防止體重反彈,仍然堅持跑步。
余愛華“狂奔”救子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幾乎每天都有許多素不相識的人來看望他們母子。
對話余愛華:必須跑贏死神
記者:為何要急于短時間內減肥?
余愛華:必須與死神賽跑,盡快救治兒子。
記者:您每天如何安排自己的減肥計劃?
余愛華:我每天早上5點起來 就起來跑步;晚上也出來跑步,一天大概要跑40多里路。
記者:大運動量的跑步,如何控制飲食?
余愛華:我早上只吃一根油條,中午隨便吃點,晚上就不吃。
記者:跑累了的時候怎么辦?
余愛華:一開始我都是快跑,后來跑累了,我就快走,快走累了,我是慢慢的走,慢慢的走。
記者:如今,高溫酷暑,想過放棄嗎?
余愛華:我都不能松懈,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救我兒子,要早點減肥,使體重降到130斤以下。為防止手術前,體重反彈,天氣再熱,也得堅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