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光明 實習生譚佳佳
農貿市場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之一,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為全面達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考核標準,海口市從2015年下半年啟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環境秩序整治工作。制定印發了《海口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高于國標、省標制定《海口市農貿市場設計導則》,還制定了《海口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規定》等系列文件,市政府與各區簽訂目標責任書。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雙創”工作指揮部領導下,海口市商務局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在相關部門通力配合下,通過廣泛動員,統一思想,制定方案,建立激勵、獎懲等機制,全面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緊扣升級改造不同階段的突出問題,及時召開施工現場會和管理業務培訓會。踐行一線工作法,在一線了解情況,在一線發現問題,在一線解決問題。多措并舉,為打贏市場改造攻堅戰打下堅實基礎。
海口市商務局局長林道堅介紹,海口市列入“雙創”考核范圍內的39家農貿市場已全面啟動升級改造。
截至今年7月15日,已完成31家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任務,占全市改造總量的80%;完成改造面積約11.75萬平方,占全市改造總量13.4萬平方的88%。其余8家正在加快施工中,8月底前全部完成升級改造任務。改造完成后,全市農貿市場新增面積約3萬平方,以一家市場3000平米計算,相當于新增10家農貿市場、增加輻射35萬人口。
“全市農貿市場按照設計導則及‘雙創’標準同期同質完成升級改造,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次。”林道堅介紹,海口統一了全市農貿市場外立面LOGO及中英文市場招牌標識,是國內首個全市范圍內普及農貿市場外觀標識的城市。
據介紹,目前海口已將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納入15分鐘便民生活圈統籌布局。以市場分布為依托,構建市民十五分鐘便民生活服務的覆蓋網絡,最大程度滿足市民生活需求。升級改造后的農貿市場,將成為展示海口風情的平臺,海口城市形象的窗口,市民游客休閑體驗的好去處。
全國尚屬首次:按“雙創”標準同期同質升級改造
海口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多次通過現場調研、專題會議研究等方式跟蹤進度、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新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倪強先后多次深入金貿文華市場、濱江市場現場調研,對我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給予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雙創”總體工作部署,市商務局將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列為局一號工程,全力推動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
針對《海口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存在目標不同、激勵不一致問題,市商務局密集調研,多方征求意見。結合海口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實際情況,擬制《海口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補充規定》,明確了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完成的兩個時間節點,要求確保在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市場升級改造總數的80%,8月底前按時間、按數量、按標準完成全部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任務。同時圍繞時間節點增加設定獎懲機制、進度撥款規定和申報、驗收報備規定,使《海口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補貼資金使用管理規定》更具針對性、操作性及約束性。
市商務局還制定《2016年海口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目標責任書》(代擬稿),明確各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總體目標任務、責任追究機制、各區具體工作職責;明確由市“雙創”工作指揮部負責對目標任務進行考核評比。目標責任書經市政府專題會議審議通過并由市政府與各區、各區與市場方完成簽訂。
林道堅介紹,針對國家、省兩級關于農貿市場建設管理文件相對粗糙、寬泛的實際情況,市商務局組織專業機構聯合編撰了《海口市農貿市場設計導則》(下稱《導則》)。《導則》以高于國標、省標,參照國內一二線大多城市的最高標準,指導我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施工過程。《導則》中特別對活禽區、水產區、熟食區、排水排污系統、垃圾收集系統、公共衛生間等設施予以詳細規范具體改造要求,較好的增強了升級改造施工中的指導性、操作性。
專家介紹,海口全市農貿市場按照《導則》及“雙創”標準,同期同質完成升級改造,在全國范圍內尚屬首次。富有前瞻性的升級改造標準,將改變我市農貿市場設施簡陋、臟亂差舊貌,為市民游客提供優質整潔的硬件服務。
硬件五年不落伍:全市城區鄉鎮市場同一標準改造
海口市長流鎮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前,市場設施簡陋,地下排水不暢,污水滿地。改造后,農貿市場地面干凈整潔,攤位劃分有序,所有攤主在上班營業時間都身穿紅色工作服上崗,前來買菜的人絡繹不絕,改變了以往臟亂差的面貌,“顏值”大為提升。該市場經過升級改造后,于今年7月1日正式開始重新營業。
長流鎮長流村村民吳毓紅介紹說,以前市場很臟,下雨天地板都是濕漉漉的,現在干凈多了,漂亮多了。長流鎮農貿市場肉類攤主王旺霞介紹,以前市場環境差,人來的比較少,每天銷售額也就幾十到一百元左右,改造后農貿市場面積擴大到6600平方米,現在她在里面做生意每天銷售額增加了兩三倍。
走進龍華區城西鎮頭鋪農貿市場,可以看見市場設置了導購圖、多媒體信息查詢臺等,市場攤主對顧客十分熱情。管理方還設立投訴箱,安裝市場監控器,防止攤主不文明經營行為。
在市場一角,記者還看到新建的公廁,甚至還有殘疾人專用的公廁,十分人性化。市場負責人陳圣介紹,頭鋪農貿市場建于1993年,設攤位300個。市場改造過程中,他們與所有的攤主簽訂了攤位“三包”責任書,攤主從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市場內活禽經營、銷售和宰殺三區分離,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定期休市消毒;熟食采用透明安全玻璃全封閉式經營,設預進間,腳踏式水龍頭洗手盆,紫外線消毒燈。他們還樹立經營化理念,突出政府引導、物業租賃、市場經營模式,實現由“管理市場”到“經營市場”轉變,做到一心一意為經營戶謀利,全心全意為消費者維權。
在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中,市商務部門堅持抓“一個中心兩條主線”。即以節點任務為中心,一手堅持《導則》抓硬件改造標準,特別是市場六大重點區域(活禽區、水產區、熟食區、排水排污系統、垃圾收集系統、公共衛生間等六大重點部位)為核心;一手謀劃管理辦法抓長效機制,以軟件管理保障硬件建設。
據介紹,按《導則》升級改造后,全市農貿市場活禽區進口和出口和市場進出口完全分離,在病媒,特別是疫情傳染方面起到隔離作用;熟食間設置預進間,進行更衣、消毒并實現攤主與消費者間交易的有效隔離;排水系統由之前明排改為暗管,直接從臺面到水管,防止地面潮濕,蚊蠅孳生;衛生間以二類標準進行改造,同時有殘疾人使用空間的設計;水產品區有固定的海產區和淡水區統一化設計,加大排水溝設計便于水產品區排水;垃圾站采取封閉性設計。
林道堅介紹,此次升級改造,全市所有農貿市場同一標準、同步改造,特別是鄉鎮、城鄉結合部、城中村等堅持標準不低標。鄉鎮市場如長流市場,城中村市場如頭鋪市場等改造后成效,五至十年不落后同類別市場。
全國率先統一標識: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覆蓋網絡
走在海口白龍綜合農貿市場大門外,只見這里的大型招牌十分醒目。
海口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提升市場改造后視覺感官效果,樹立城市新形象,打造海口亮麗新名片,該局通過廣泛征集,確定并統一制作了全市農貿市場統一的外立面LOGO及中英文市場招牌標識,現已在完成改造的31家市場安裝設置。整齊劃一、大氣醒目的市場標識,成了海口街頭一道靚麗風景。
專家介紹,此次海口統一了全市農貿市場外立面LOGO及中英文市場招牌標識,是國內首個全市范圍內普及農貿市場外觀標識的城市。
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商務局規劃布局一批管理規范的社區便民生活服務點,讓附近的居民在15分鐘左右的步行范圍內,可以享受快遞收發、寄存、早餐、夜宵、補鞋、補衣服、擦皮鞋、修拉鏈、修鎖、修理家電、平價理發等日常生活服務。記者了解到,市商務局將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納入15分鐘便民生活圈服務網點統籌布局,以市場分布為依托,構建市民15分鐘步行即可實現一站式服務的覆蓋網絡。以適度補貼為鼓勵,動員所有改造市場預留鋪位,開展10余項便民服務,最大程度滿足市民生活需求。
改造后的農貿市場,強化了信息化模塊的開發及使用。市商務局擬整合現有的肉菜追溯體系、價格監測平臺體系及各市場終端監測發布平臺等資源,引進銀行與之對接,形成一卡消費平臺。以市場人流、車流、貨流等基本數據、信息及資訊,利用“云計算”技術,實現一卡消費“大數據”下的統計、分析、監測、預警、配送、調運及應急保供機制,為精準統計、監測運行、科學調度、決策指導等提供有力支撐,以更高效、精準、貼切的服務,來滿足每家市場服務半徑內的廣大市民游客。
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后,市場內外整體面貌的躍升,將成為海口旅游新的吸引物。“旅游+農貿市場”、“樓盤促銷+農貿市場”等,讓更多市場正成為展示海口風土民情的平臺,海口城市形象的窗口,市民游客休閑體驗的好去處。
踐行一線工作法:確保8月底前全部完成升級改造任務
針對市場升級改造任務非常艱巨,困難矛盾很多的實際情況,市商務局以“啃硬骨頭”的堅韌與不懈,促進干部作風轉變。局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每周不少于三次撲到現場,逐一指導檢查農貿市場升級改造。
“我們堅持在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一線了解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林道堅介紹,該局通過密集調研,對項目改造施工進度、按《導則》標準執行等問題,進行精心指導、細致點撥,重點對活禽區、熟食區、水產區、排水排污系統等關鍵環節深入解讀。
記者了解到,該局相關工作人員與市場方就改造細節深入交流探討,促進各市場在按照《導則》建設的基礎上,創新理念、突出亮點,切實提高改造檔次,打造精品過硬工程,及時糾正并積極協調解決改造推進中的具體問題。如針對美蘭區東門塘等市場建設構造,明確市場取消活禽區設置;針對培龍等市場改造格局,明確該市場將活禽區以獨立進出口方式設置在市場外;針對白龍等市場晝夜施工建筑垃圾清運問題,積極協調城管部門予以支持。
通過逐一巡查指導和跟蹤督辦,改造中大部分實際問題相繼得到解決。在市商務局工作組持續奮戰一線的感染下,各市場方及攤主深受鼓舞,變被動參與為主動配合,施工改造效率及管理服務檔次顯著提升。
針對此前升級改造執行標準不嚴、改造檔次較低的情況,市商務局找準癥結、強化抓手,以嚴把審核倒逼市場改造硬件建設標準。以嚴格的實際改造面積和工程造價審核為抓手,較好的保障了各市場方嚴格按照《導則》要求施工,特別是“六大”重點區域的建設高標準。
截至今年7月15日,海口未完成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任務的其余8家正在緊張施工中,8月底前全部完成任務。
今年7月26日,海口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農貿市場百日專項整治鞏固提升工作推廣會,在美蘭區白龍市場召開。副市長孫世文在會上肯定了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成效,他要求下一步由市商務局牽頭組建巡查組,制定定期巡查制度,聘請行業專家、愛衛專家參與檢查指導;簽署責任狀實行考核問責,確保8月底前全部完成升級改造任務,堅決打贏農貿市場硬件建設與軟件管理攻堅戰。
林道堅介紹,自全市啟動“雙創”工作以來,我市農貿市場環境秩序整治工作已形成三級聯動、多部門聯合推進、每月考評及專項督查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通過聯合巡查考評,各農貿市場攤位擺放更規范、內部環境衛生改觀明顯、周邊“六亂”現象基本消除、健康教育宣傳欄全覆蓋、攤位三包簽訂率100%,為實現“2015 年有突破、2016年有成效、2017年大變樣”的工作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他表示,下一步海口將抓好農貿市場常態化管理工作,積極探索工作新機制、管理新模式,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出臺《海口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軟件管理跟上硬件建設,為鞏固此次升級改造的成果長效化提供支撐與保障。
(海口網8月3日訊)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旅發委提出“三三制” 助推旅游業“雙創”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