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海南板塊企業半年報或業績預告顯示,10家盈利8家虧損
上市公司中報里的海南經濟脈動
近日,海南板塊29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主板上市公司11家)中報陸續披露。綜觀海南板塊上市公司,這些涵蓋了化學制藥、醫療保健、汽車整車、房產服務、旅游服務、種植、水運、航空等20多個細分行業的企業,其盈利情況正是海南微觀社會經濟活動的縮影。
盡管中報業績披露結束時間將持續延至本月底,但透過已披露的上市公司中報業績,我們仍可管中窺豹,看清海南經濟社會發展脈動。
海南板塊有喜有憂
記者統計發現,截至7月下旬,在海南板塊29家上市公司當中,已披露半年報或業績預告的海南板塊上市公司達19家。其中,10家上市公司中報業績或業績預告顯示盈利,其中羅牛山上半年凈利潤達1950萬元-2080萬元,同比增長6倍以上。華聞傳媒盈利總額最高,達1.7億多元。海峽股份盈利9588萬元以上。今年7月上市的海汽集團上半年盈利超5900萬元,但凈利潤同比有所下滑。
8家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虧。其中,海南瑞澤虧損500萬元-1000萬元,雙成藥業虧損1700萬元-2000萬元,海南椰島虧損4500萬元,廣晟有色更是虧損高達9000萬元-1.1億元。
記者統計發現,已披露半年報或業績預告的19家海南板塊上市公司當中,僅有2家上市公司扭虧為盈,分別是大東海A、中鎢高新。半年報盈利增長的上市公司只有3家,其中神農基因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長7.5倍以上,凈利潤超500萬元,康芝藥業同比增幅17%以上,凈利潤超2200萬元,羅牛山同比增長6倍以上。下滑的企業達到4家,分別為海德股份、海峽股份、海南礦業、海汽集團。而全國最大的天然橡膠資源控制型企業——海南橡膠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16年1月至6月累計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發生重大變化。
融資狀況難言樂觀
截至2016年7月21日,A股上市公司達2877家,但截至今年8月3日,海南板塊的上市公司只有29家,且只有11家登陸A股主板市場。上市公司數量少、規模小,且缺乏龍頭企業,是當前海南板塊上市公司的現狀。
事實上,自從海南第一家上市公司瓊能源1992年上市以來,海南上市公司的融資情況就一直不甚樂觀,不少上市公司甚至“雁北飛”——瓊民源更名易主,總部北遷,港澳實業遷址北京成為賽迪傳媒,恒泰芒果“賣”到杭州易名華立高科,寶華實業遷址浙江并改名換姓為“美都控股”,一個又一個上市公司的遠走高飛,帶給海南資本市場的思考是如此沉重。
直至近幾年,海南橡膠、海南礦業及海汽集團登陸A股主板市場,以及新大洲將總部重新遷回海南,但海南上市公司的融資狀況難言樂觀。
金元證券資深投資顧問陳勇說,海南板塊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一般集中在資源、服務及藥企等傳統行業,基本沒有觸及新經濟,而這些行業的發展既受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同時自身又處于行業的下行周期中,這些因素導致上半年海南板塊上市公司的業績并不搶眼。
盡管海南上市公司中報業績總體表現遜色,但也有一部分服務性行業和消費型企業的日子過得相對滋潤。“比如羅牛山,受益于豬肉價格上漲,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幅較大。而海南航空早已跳出海南島,放眼全球并分享經濟全球化的紅利。”陳勇說。
新經濟增長點待培育
再看國內資本市場上市公司,中報預告中業績增速較快的行業則多為“新經濟”的代表,除農林牧漁和化工行業受到周期性漲價等因素影響而出現業績強勢增長外,以休閑服務、醫藥生物、傳媒電子通信計算機等TMT行業為代表的新興成長股展現出了較高的業績增速。
中改院院長助理夏鋒認為,海南應當分析市場需求,瞄準全國對海南的中高端消費產品需求,加大投資、研發、營銷力度,充分利用海南免稅購物等政策優勢,使海南成為13億國人消費釋放的承接地,進而助推本土服務型企業做強做優。
此外,我國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制造業是中國經濟得以崛起的根基。在制造業內部,雖然傳統制造業衰落,但“新經濟”的種子正在萌芽,例如電子、新能源汽車等一些行業的景氣程度不斷向上,帶動行業內企業盈利高速增長。
在海南板塊上市公司中,制造業類型企業鳳毛麟角。制造業不強,海南實體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亟待加強。
夏鋒建議,“十三五”時期,海南要抓住我國經濟轉型升級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呈現歷史性交匯的戰略機遇,加快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醫藥、電子信息制造、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產業,形成海南競爭新優勢。
?
?
相關鏈接:
16年間跑了近千次 一公司給臨高土地部門糾錯無果
簽約美國經紀公司CAA馮小剛與斯皮爾伯格同框
你也要去好萊塢?馮小剛簽約美經紀公司CAA
海口:男子手機卡被冒名補辦損失17萬 通信公司賠四成
貴州茅臺一批價兩周上漲10% 經銷商稱庫存短缺公司拒絕發貨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