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一個村子40多人涉“盲井式殺人”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根據公開報道可知,近年來“涉毒村”、“詐騙村”、“造假村”等“整村犯罪”屢見不鮮,并呈現出作案手法專業化、科技化、暴力化等特征,犯罪嫌疑人以青少年居多,甚至有部分村干部也參與其中。(8月4日光明網)
“整村犯罪”相對于個人犯罪來說,具有更強的專業性、高度的合作性、極大的隱蔽性,有的“整村犯罪”甚至已經形成了黑色的產業鏈,對于社會治安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地社會隱患,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剖析農村“整村犯罪”原因,尋求治理對策,防止農村整村犯罪蔓延是當前治理“整村犯罪”的當務之急。
縱觀農村整村犯罪分布地區,絕大部分是在貧困地區,生活的一貧如洗,加之價值觀的偏差、法律意識的淡薄,讓這些農民走上了殺人越貨、坑蒙拐騙的道路。在一些“整村犯罪”的案例中,村干部參與其中,也反映出了基層黨組織的薄弱,農村基層黨組織與村民朝夕相處,理應對村民所作所為了如指掌,但在這些“整村犯罪”的案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都沒有發揮好黨的模范先鋒作用,及時制止和糾正這些違法犯罪行為,對整村集體犯罪起到默許甚至是推波助瀾的作用。
要從根本上消滅“整村犯罪”現象,首先要對貧困地區進行精準扶貧,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為貧困地區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從嚴治黨,讓農村基層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更積極的引導推動作用,只有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才能徹底拔掉農村“整村犯罪”的釘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