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就近入學、劃片招生”的公辦幼兒園不同,為了贏利和在競爭中生存,許多民營幼兒園不限招生區域,以校車接送吸引生源。為壓低經營成本,租車成為民營幼兒園的首選,就此埋下諸多安全隱患
記者 周宵鵬
上學走的時候蹦蹦跳跳,放學時候卻被發現躺在校車內停止了呼吸。今年7月11日,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發生一起3歲男童被遺落幼兒園車內致死事件。禍不單行,兩天之后,同樣的悲劇再次上演,廊坊市大城縣又發生一起兩名幼兒被遺忘在校車內被悶死事件。
廣東英德,陜西西安,湖南臨澧,廣西橫縣……《法制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由于幼兒園管理疏忽,幼兒在校車內悶死的事件頻頻發生,盡管這些事件發生后,相關責任人均被處理甚至追究刑事責任,但對事件的反思不可或缺。事實上,發生幼兒在校車內悶死事件的幼兒園絕大多數為農村民辦幼兒園,這更值得社會關注。
相關專家認為,幼兒在校車內悶死等事件頻頻發生,暴露出相關部門對幼兒園尤其是農村幼兒托管機構的管理存在漏洞,僅僅事后追責無法從根本上避免悲劇的發生,對“作坊式”農村幼兒園必須加強事前監管。
幼兒悶死悲劇連發
今年7月11日上午,保定市容城縣大河鎮“小天使”幼兒園司機段某某與老師董某某將3歲男童龐某某等10名孩子接到幼兒園,龐某某被遺落在車上。幼兒園放學后,董某某發現龐某某躺在車內不省人事。校方立即將該幼兒送往醫院搶救,醫院對幼兒進行體征檢測后,確認其已經死亡。醫院從身體僵硬程度和體表尸斑推斷,龐某某已經死亡至少4個小時。
據了解,男童龐某某家住容城縣平王鄉昝村,事發一個多月前,龐某某被家人送入大河鎮“小天使”幼兒園。龐某某家距離幼兒園有四五公里遠,每天由幼兒園的校車負責接送。事發當天早晨,家人像往常一樣將龐某某送上幼兒園的校車,直到下午5時40分許,才接到幼兒園工作人員從醫院打來的電話。當天最高氣溫達到35℃。
7月13日,在廊坊市大城縣旺村鎮子牙河北村,一對幼兒表兄弟在上幼兒園的過程中,被遺忘在接送車內。當天下午6時許,幼兒家長接到幼兒園的電話,兩名幼兒“放校車里熱死”了。
“如果司機有點責任心,鎖車前進行檢查;如果隨車老師有點責任心,對下車孩子進行一下清點;如果班上老師有點責任心,發現孩子沒到后給家長打個電話問問,孩子怎會遭此大難?”事發后,龐某某的家長向媒體表示,“小天使”幼兒園是一家私立幼兒園,所謂的校車其實就是該園購買的一輛面包車,該幼兒園是否具有正規辦園手續,司機有無校車駕駛資質等都不得而知。
事發后,公安機關分別介入兩起事件處理。容城縣公安局對涉事人員進行控制,“小天使”幼兒園被查封。大城縣公安局以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犯罪,對當日駕駛接送車的司機李某某、隨車監管員李某某及幼兒園負責人劉某某刑事拘留,涉案幼兒園同樣被查封。
在暑熱天氣中,停在烈日下的車輛內部溫度可以達到60℃以上,幼兒處在其中猶如置身烤箱,極易中暑脫水而死。即使天氣溫度適宜,處于封閉的車內時間過長,幼兒也有可能發生窒息。目前,各地發生的幼兒在校車內被悶死的事件,基本上都出于這兩個原因。
黑幼兒園隱患重重
兩起事件發生后,容城縣和大城縣官方均向外通報了相關情況。除介紹基本案情外,容城縣委宣傳部表示:“事件發生后,容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責成教育局、公安局、安監局,以及大河鎮等主要負責人立即成立事件處理小組,連夜展開事件處置和家屬安撫善后工作。”大城縣也表示:“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召開由公安、教育及相關鄉鎮參加的事件處理緊急工作會議……要求相關單位從這一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訓,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幼兒園隱患排查,并全面加強安全培訓教育,堅決杜絕類似事件再發生。”
事實上,如果兩地在平時把好幼兒園準入關,強化日常檢查,以事發即查封的力度強化對幼兒園的事前監管,這樣的悲劇或許本可以避免。
近年來,隨著農村青年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家庭面臨看養寄管孩子難題,民辦幼兒園在農村應運而生。目前,在農村公辦幼兒園稀缺的情況下,民辦幼兒園已經成為農村的“主力軍”。然而,由于缺乏嚴格的準入機制和有效監管,農村民辦幼兒園辦園門檻低、規模小,正以“作坊式”野蠻生長。
相對于公辦幼兒園或正規民辦幼兒園,農村民辦幼兒園的辦園設施嚴重缺失,不僅缺乏配套的教室、活動場地、玩學教具、生活用具,而且多數幼教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都是臨時聘請一些沒有幼教資格的代課教師,或是一些未經專業培訓的初高中畢業生,缺少幼兒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2014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蓮塘鎮一名幼童,被遺忘在幼兒園“黑校車”上9小時導致身亡。幼兒園的股東兼校車司機潘某、跟車老師謝某,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事發時剛滿18歲的謝某參加工作僅兩個月,幼兒園也沒有要求她下車清點人數,謝某記住的唯一管理要點是“讓小孩子不要在車上打鬧”。
更為嚴重的是,眾多農村民辦幼兒園其實是沒有辦學資質的“黑幼兒園”,僅僅租用幾間民房就開辦起來的“庭院式幼兒園”處于地方監管的最末梢,相關部門大多以“難管理”為由,長期放任不管,致使諸多隱患最終演變為悲劇。
強化監管均衡資源
2014年2月,石家莊藁城市教育、公安、交通、安監等有關部門對當地48所無證幼兒園進行拉網式排查,發現有7所無證幼兒園共計8輛面包車存在接送幼兒現象。對相關車輛由交警部門依法頂格處理的同時,對其中42所規模較小、條件簡陋的無證幼兒園,責令其馬上停辦。此前,當地已取締無證幼兒園41所。
然而,運動式的監管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2015年4月,有媒體對已成為石家莊市藁城區的民辦幼兒園進行采訪,發現當地民辦幼兒園校車使用情況仍然隱患重重,甚至有幼兒園雇傭無牌車超載達到3倍。
其實,對農村民辦幼兒園并非沒有緊箍咒。除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外,民辦教育促進法以及實施條例對民辦幼兒園準入進行了明確,教育部、公安部等聯合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對學校購買或租用機動車專門用于接送學生等事宜進行了詳細規定。在有明確法律法規的情況下,民辦幼兒園相關事故仍然時有發生,只能說明相關部門監管乏力,法律法規執行落實不到位。
“因為收費相對較低,‘庭院式幼兒園’甚至是‘黑幼兒園’在邊遠農村大有市場。”河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農村民辦幼兒園教育資源緊張、財力不足、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但農村家庭對寄管孩子的要求不高,致使這類幼兒園越來越多。“這類沒有資質的農村民辦幼兒園很難取締,最大的阻力其實來自于家長。如果取締這些看護點,農村孩子就沒地方上幼兒園、沒人管。”這位負責人說。
事實上,農村民辦幼兒園“野蠻生長”的背后是當前學前教育資源分配嚴重失衡。2014年11月,教育部出臺意見,要求2015年底前,城鎮小區按國家和地方相關規定補足配齊幼兒園。然而,該意見未將農村幼兒園納入其中。與“就近入學、劃片招生”的公辦幼兒園不同,為了贏利和在競爭中生存,許多民營幼兒園不限招生區域,以校車接送吸引生源。為壓低經營成本,租車成為民營幼兒園的首選,就此埋下諸多安全隱患。
河北省教育宣傳中心副主任宗樹興表示,不讓悲劇重演的治本之策在于優化學前教育資源、提高幼師隊伍素質。目前要加強對民辦幼兒園的引導,提高其準入門檻,規范辦園秩序;加快幼師隊伍培養,增加農村幼兒園教師編制,適當提高幼師待遇;完善相關辦法,解決民辦幼師職稱晉升問題,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
?
相關鏈接:
海南專項治理中小學校幼兒園校車安全 分3個階段進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