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甜 吳躍 曾毓慧
在晨曦中、在夜幕里,有一群人帶著命題出發。
“您對‘雙創’有什么建議?”“你們這個小區最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入店經營以后,生意怎么樣?” ……他們的句句詢問,總關群眾利益。
“這條街的路燈要盡快亮起來”“街巷里也要有藥店、診所”“人行道上的井蓋要與路面齊平”……他們的次次巡查,劍指實際問題。
連日來,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新陽的帶領下,由市四套班子領導組成的巡查組“巡動”海口,利用清晨和晚上時間,到一線去,到最基層去,到群眾中間去,尋找盲點痛點,真情服務群眾,問策城市管理。
巡——仔仔細細找出差距
晚上8點多,一天的暑氣逐漸消去,海商路的一條背街小巷里,居民們三三兩兩站在門口乘涼。打著手電,巡查組匆匆而來。昏暗的路燈,低矮的石棉瓦房顯示出這里的老舊。“大家生活上有什么需求,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忙處理?”巡查組關切地問。居民們提出:“我們這兒一遇雨天路面就積水,平時路燈也不亮,孩子們上學很不方便。” “好,馬上安排解決。”巡查組現場拍板,夜色里響起了群眾不約而同的掌聲。
處處留意,就能發現問題。
清晨6點,白龍綜合市場和培龍市場路口逐漸熱鬧了起來,但卻沒有看到執法人員的身影;有的熟食店 “三防”設施不全;個別流動攤販沿街擺賣;公廁“鐵將軍”把門;有的垃圾清理不夠及時……天還沒亮就走街串巷的巡查組,很快“揪”出了不少問題。
一年來,“雙創”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嬗變不言而喻,市民的幸福感大為增強,在許多硬件設施完善的同時,城市中也隱藏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不深入一線看,有些問題永遠發現不了。”巡查組表示,每次巡查之后,服務群眾的目標就更具體更明晰。
改——明明白白整改問題
晚上11點,市環衛局辦公室的燈依然亮著,一個緊急會議正在召開。針對巡查組夜巡時發現的東湖公廁管理不到位問題,市環衛局連夜拿出整改方案:安排龍馬公司進駐接管,對標整改;立即啟動改造工作,在公廁改造期間,安裝三個移動公廁,方便周圍群眾;舉一反三,對全市公廁的運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問題浮出水面,整改思路明晰。
對于在巡查中發現的人行道上井蓋不平的問題, 市“雙創”工作指揮部組織市政市容委對全市的水、電、氣、排污等各類井蓋進行全面排查,清除了安全隱患。
一路巡查,一邊思考: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了,但管理“軟件”還沒完全跟上;便民疏導點逐漸規范了,但指示標志等仍不精細,大街小巷干凈了,但人行道還有彩磚破損……
一路巡查,一邊自省:為什么總在“小事”上大意?為什么總在細節上打折扣?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里?巡查組“對癥下藥”,開出“藥方”。
補——實實在在補齊短板
“當百姓生活開始的時候,我們的服務就要緊緊跟上。”巡查組認為,城市管理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只有管理人員踏踏實實地干,才能見到成效,沒有其他捷徑,沒有任何妙招。
清晨6點,在秀英區業里村、新村、白水塘便民點,城管、食藥監、工商及街道辦等工作人員均已到位,各司其職地加強市場內外巡查。“按照執勤排班,我們5點半就到崗了。”執勤交警介紹。
“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幾天來,龍華區社區干部馮運銘上班前總要在轄區內轉一圈才進辦公室。他說,黨員干部就應扛起擔當,發揚不畏難、敢吃苦的“長征”精神,再苦再累,換來的是群眾臉上的笑臉,值。
“‘雙創’不應只是‘盯地面’”,更重要的服務群眾,讓百姓住得舒心、吃得放心,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落到干部身上,就是既要做好“雙創”監督員,也要當好群眾“服務員”。
變化正在悄然發生,人員提前到崗到位之后的連鎖效應已經顯現。“這幾天,市場周邊原來堵塞的下水道通了,現在來這里買菜心情舒坦多了。”培龍市場附近居民陳萍麗說。
城市管理與服務的盲區和缺失不僅要及時發現,更需要及時補位跟上。巡查組為此提出具體要求:“各職能部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及時查漏補缺;要團結協作,將服務落細落小于各個管理環節中;要切實抓好環境衛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工作,持之以恒地推進城市常態化、長效化管理。”
海商路的路燈亮了、“‘15分鐘便民生活圈’里也有藥店診所了”、一批海口“老字號”留存下來了、農貿市場自己的管理人員清晨6點也到位了……
帶著真情實意出發。干部巡在路上,群眾甜在心里。
(海口網8月8日訊)
?
?
相關鏈接:
“記者巡街”:直擊“雙創”模式下“插花地”之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