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記者張琥/文楊群/圖)
同一種病,差不多的處方,在幾個月前需要患者花費71.2元。但如今,只需25.97元就可以搞定。隨著江蘇省宿遷市在129個鄉鎮醫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現鄉鎮全覆蓋,給“看病貴”帶來了一記良藥,讓看病也能“減負”。
7月1日,《宿遷市鄉鎮衛生計生事業改革實施方案》正式施行,宿遷國家基本藥物在基層醫療機構實現全覆蓋。看病便宜了,是很多老百姓由衷的心聲。
新福利:全市129個鄉鎮醫院實施基藥制度
在宿城區洋北醫院,記者看見了兩份相隔只有3個月的處方單,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所開的處方也都大致相同,但診金足足少了三分之二。
看病也能“減負”?減負的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洋北醫院正式實施。所謂的基藥制度是指,適應我國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劑型適宜,價格合理,能夠保障供應,公眾可公平獲得的藥品。基本藥物全部實行零差價銷售,并將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藥品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降低個人自付比例,用經濟手段引導廣大群眾首先使用基本藥物,降低群眾就醫費用。“簡而言之,醫院現在用的藥,都是通過省平臺統一采購,沒有中間商,全部是零差價。平臺賣多少錢,我們就是收取患者多少錢。由于是統一訂購,藥品的價格往往很低。”洋北醫院副院長閆懷利介紹道。
因天氣炎熱,市民張磊選擇整夜開著空調睡覺,結果第二天就出現流鼻涕、感冒等癥狀。在醫院的輸液室內,記者正巧碰見張磊正在掛著點滴。“醫生給我開一瓶水,原本需要23元,新農合又報銷了一半,這瓶水只花了十幾元。和以前相比真是便宜了不少,確確實實減少了老百姓看病負擔。”張磊說。
看病便宜了,老百姓也更愿意在家門口看病。來自洋北醫院數據顯示:7月1日之前,門診量維持在一天100人左右,實行基藥制度可以達到一天140多人。
《宿遷市鄉鎮衛生計生事業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在鄉鎮醫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契約管理的形式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鄉鎮醫院統一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執行省集中招標采購和零差率銷售政策。目前全市129個民營鄉鎮醫院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實行零差率銷售,實現基本藥物制度村居和鄉鎮全覆蓋。
民營鄉鎮醫院實施基藥制度,收入減少了怎么辦?財政有補助。記者從方案了解到,鄉鎮醫院按照60%比例配備使用基本藥物,政府財政建立專項經費,針對鄉鎮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后收入減少部分,按照鄉鎮醫院銷售基本藥物金額的80%―90%給予補助,具體補助比例由各縣區確定,縣(區)域內執行統一補助比例。
實施僅一個月,宿城區各個鄉鎮醫院就發生了明顯變化。宿城區門診藥品次均費用與同期相比下降達到了23%,住院的患者人均藥品費用與同期相比下降了15.66%。
大福利:社區和農村已先行實施基藥制度
看病“打折”,看病便宜了,其實最先享受這項福利還是農村的老百姓。
江蘇省宿遷市于2012年6月份,出臺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制度意見,在全市1310個村衛生室,實行省集中采購和零差率銷售政策,徹底改變了以往村衛生室“以藥養醫”的局面。
說起價格便宜了,住在宿豫區澗河村的胡大爺最有發言權。
因為發燒,胡大爺在村衛生室掛了兩瓶水,結賬時一共收了胡大爺14元。“要是在大醫院,兩瓶水最少也要七八十元,現在不到20元,真為群眾看病節省了不少錢。”
為什么會便宜這么多?宿豫區仰化村衛生室主任朱剛為記者挑選了一種藥進行現場講解。“在生活中,村民們常常用到的阿莫西林分散片,基藥制度實施前,3.5元一盒。實施基藥制度后,按出廠價1.28元銷售,新農合再補償50%,村民只用花0.64元就能買到。”朱剛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