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昨天上午,從宿遷泗陽縣愛園鎮開往縣城的一輛公交車上,一位82歲的老人3次起身給身邊的年輕人讓座。老人稱“換著坐都能歇歇”,有乘客把老人讓座過程發到網上,引來不少網友轉發點贊。(8月10日《揚子晚報》)
今年,“讓座”這個詞特別火。年輕人未給老人讓座遭罵的視頻一次次被網友曝光,該不該給老人讓座這個話題一度被推到風口浪尖。每個人都各持己見,爭論不休。就連筆者也一直追問,讓座何時不再是個問題?怎樣做才能得到一個完美的答案呢?
就在昨天,一位82歲的老人給大家詮釋了一個最完美的答案。在公交車上,這位老人3次起身給身邊的年輕人讓座,并稱“換著坐都能歇歇”。相比之前罵年輕人的老人,筆者由衷的想為這位老人點一個大大的贊。
確實,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倡導為老弱病殘孕讓座,但這畢竟只是一種道德,讓座講究的是情分。面對每一位老人對年輕人的口誅筆伐,筆者都十分憤怒。然而,昨天的事讓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感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筆者認為,在讓座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上,年輕人和老人應相互為對方考慮。年輕人應該對老人多一些關愛,主動給老人讓座位。相反,老人也要多體諒一下年輕人的不容易,不計較是否有座位。尊老愛幼固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老人也應給年輕人做個好的示范,如若其他老人也能像這位82歲的老人一樣善解人意,又怎會有座位之爭呢?當年輕人主動給老人讓座位,而老人也主動給年輕人騰出座位歇息,就不會有座位之爭。當年輕人能傳承中華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而老年人也能體諒年輕人時,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會越走越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