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神舟十一號飛船從北京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按計劃神舟十一號飛船將在10月中旬發射,主要承擔航天員運送和空間站技術驗證兩大核心任務。進入太空后,它將與天宮二號形成組合體,完成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30天載人飛行。
神舟十一號飛船到底長什么樣?它與以往我們看到的神舟飛船有什么不一樣?
主要功能指標不變 搭載兩名航天員
神舟十一號飛船,身長九米。作為家族中的新成員,神舟十一號飛船繼承了神舟十號的技術狀態,雖然主要功能和技術指標保持不變,但是針對這一次的任務還是進行了局部改動。
比如,我國的載人飛船設計為最多承載三個人,這一次神舟十一號只搭載兩名航天員,空出來的位置就可以用來運貨,多帶一些進行天地往返的實驗物品。
兩大任務:航天員運送+空間站技術驗證
此次,神舟十一號飛船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任務進入發射前準備階段。據神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介紹,這次的神舟十一號飛船主要承擔航天員運送和空間站技術驗證兩大核心任務。
一是為天宮二號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一步考核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特別是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技術;
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后完成航天員中期駐留試驗,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
載人飛行30天 將驗證航天員太空中期駐留
按照計劃,我國將在今年9月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之后再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進入太空。神舟十一號飛船將與“天宮二號”進行空間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飛行30天,而這也將是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
在軌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開展航天醫學、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技術、在軌維修技術、空間站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執行本次任務的飛行乘組由2名男航天員組成,正在進行任務強化訓練。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有序進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計劃于10月中旬實施發射。
驗證空間站建設關鍵技術
神舟十一號飛船作為天地往返的運輸工具,承擔的首要使命是運送航天員。而同時利用此次任務,驗證空間站的相關技術也是飛船的核心任務之一。
總設計師張柏楠介紹,這次的神舟十一號任務是我國神舟飛船的第二次應用飛行,這也是未來我國空間站建設和運營的重要基礎。從神一到神九,神舟飛船都是試驗性飛行,每一次在技術上都有很大跨越。如今到了神舟十號,技術狀態基本確定,它只是根據每次任務的不同進行適應性調整,所以稱為應用性飛行。
挑戰!運行高度改變 細微調整保安全
今年的神舟十一號任務,將是神舟飛船在我國建造空間站之前的最后一次載人飛行。為了驗證空間站建設的關鍵技術,神舟飛船作為我國天地往返的運輸工具,這次在太空的運行高度將和未來空間站運行軌道保持一致,而這也給飛船的研制帶來不小的挑戰。
在今年第三季度即將展開的“空間實驗室”任務,神舟十一號飛船將與天宮二號在距離地面393公里的太空軌道進行交會對接,而這也是未來我國空間站運行的軌道高度,這比之前的軌道提高了幾十公里。
航天無小事,飛船飛行的每一秒都關系到航天員的安全。軌道特性的不一樣了,每一圈轉的時間不一樣了,設計人員需要重新分析計算。雖然相對于神舟十號飛船,神舟十一號沒有很大的技術變動。但是這些細微的調整,也同樣要被認真對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