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里約熱內盧8月15日新媒體專電 題:記者手記:難民運動員的夢想之路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武笛
里約奧運會田徑開賽首日,奧林匹克體育場內歡聲雷動。晚上8點30分,現場坐著數萬名觀眾。田徑女子1500米預賽第二輪即將開始,安吉麗娜·納達伊雙手叉腰,輕踢了兩下腿。14名身穿國旗色的運動員一字排開,她的白衣黑褲,在其中十分顯眼。
安吉麗娜不代表任何國家參賽,她是奧運首支難民代表團成員。這支代表團由10名來自南蘇丹、敘利亞、剛果(金)和埃塞俄比亞的難民運動員組成。歷史上第一次,他們代表全球超過6000多萬的難民踏上了奧運的舞臺。
一聲槍響,安吉麗娜出發了。
她腳下,是一條印著五環的深藍色塑膠跑道。這是安吉麗娜人生中踏過最好的跑道。
奧運之路
10個月前,安吉麗娜通過甄選加入肯尼亞洛陸普訓練營,日常訓練大多在山間小路上。跑步中時常有大車經過,掀起漫天紅土。
7月,我曾探訪過在那里訓練的5名南蘇丹難民運動員。從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市中心到訓練營有一個多小時車程,一半都是土路。位于大片玉米地旁的訓練營有四排平房,圍出的小院長寬都不超過30米。院內的地凹凸不平,中間兩棵樹間扯了根晾衣繩,搭著幾件晾曬的運動服。
安吉麗娜正在與隊友訓練,她把頭發束在腦后,清晨的陽光穿過金合歡樹打在她臉上。海拔兩千多米的微涼空氣中,隱約可見她頭上的熱氣。
一個半小時的熱身訓練后,運動員們開始吃早餐。訓練營三餐簡單,勉強算營養均衡。早餐是肯尼亞奶茶和面包片,午餐是米飯和豆子,晚餐主食是玉米面做的烏伽黎。
“剛來訓練的時候覺得特別難,我們起步晚,經歷了很多傷痛。”安吉麗娜坐在草地上告訴我,她越說聲音越小,“是我的家庭讓我撐過訓練初期的困難。如果我成功了,我想給我爸爸蓋個房子。”
逃難之路
安吉麗娜并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現今身在何處。
“地上埋了地雷,哪里都不安全。”在她記憶里,戰爭是村里的槍聲和火光。這個當年不到7歲的小姑娘,跟著村民晚上躲子彈,黎明找食物,一路從南蘇丹逃到肯尼亞卡庫瑪難民營。離開家之前,她甚至沒來得及與父母見上一面。
這一別,就是整整15年。
她在難民營入學讀書,并做雜役維持生計。肯尼亞北部炎熱干燥,旱季時氣溫高達45攝氏度。她常常跑著去擠牛奶,“如果走,我得花上一個小時。跑,可以節省一半時間。”
“你要參加奧運了,你覺得你父母會在電視上看到你嗎?”我問。
她說:“我想不會,他們可能沒有電視。”她眼睛有些濕潤,“但我非常想念他們。”
難民代表團的其他隊員都與安吉麗娜有相似的逃難經歷。來自剛果(金)的波波萊·米森加曾在森林中躲了8天才被人解救。來自敘利亞的游泳運動員尤絲拉·馬爾迪尼曾與姐姐推著船在冰冷的愛琴海中游了三個半小時,救下20多人的生命。
7月初,對安吉麗娜的采訪結束后僅一周,南蘇丹,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再次陷入內亂。軍隊內部派系發生沖突,交戰雙方用上了重型武器。沖突造成數百人死亡,6萬人流離失所。
安吉麗娜回南蘇丹找到父親的心愿,也許要再次擱淺了。
未來之路
起跑一分零五秒后,安吉麗娜落到最后一位。
兩圈、三圈,她與小組其他選手的距離越拉越遠,和排在第一位的荷蘭選手相距近兩百米。白色的身影在跑道上顯得有些孤獨。但她奮力跨步,奔跑向前,風從她耳邊呼嘯而過。
選手陸續到達終點。最后的30秒,跑道屬于她一個人。
這一路,她如此艱難。南蘇丹紛飛的炮火中,年幼的她曾奔跑求生;卡庫瑪難民營炙熱的烈日下,為繼續上學,她跑著去做雜役;海拔兩千米的恩公山間,她忍受傷痛訓練,為夢想飛奔。
“到了里約,我們不光是去跑步。我們還要做難民的代表,告訴他們還有希望。”從光腳到擁有跑鞋,再到奧運賽場上馳騁,現在,萬名觀眾為她歡呼。
沖過終點,安吉麗娜彎下身子大口喘氣。4分47秒38,小組最后一名。與其他難民團運動員一樣,安吉麗娜的奧運征程止步于預賽階段。
離開賽場前,安吉麗娜回頭看了好幾眼。
我一陣鼻酸。
南蘇丹的5名田徑運動員都是第一次坐飛機出國,第一次見到外面的世界。他們在奧運村升旗儀式上隨音樂起舞,在開幕式上為煙火歡呼,在里約熱內盧的基督山頂拍下合影。巨大的基督像伸開雙臂,仿佛命運終于給予他們眷顧。
但奧運征程結束,這5名運動員將重新回到肯尼亞卡庫瑪難民營。他們的未來之路,并不明晰。
在“長跑王國”肯尼亞,訓練不足一年的他們很難走上職業化道路。在失業率極高的卡庫瑪難民營,每個人的選擇都極其有限,找到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相當不易。
“已經很驚喜了,我從沒有想過我會見到這些。從小到大,我們從沒想過跑步能帶來什么好處。”站在基督山頂的安吉麗娜面向大海,笑著說。
“現在我愛上了跑步,我會一直跑下去。”
?
?
?
相關鏈接:
李昊桐微博回顧里約點滴 期待四年后再戰奧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