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腦科學”①
編者按腦科學以闡明腦和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機制為目標,被認為是自然科學的“最后疆域”。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腦科學的巨大潛力再次受到各國政府和科學界的高度重視。科技日報國際部即日起將刊發一組文章,介紹美歐和我國的“腦計劃”進展情況。
3年前,美國總統奧巴馬公布“推進創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簡稱“腦計劃”)時雄心勃勃,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力度可謂巨大,如今,這項舉世矚目的研究項目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由于該計劃的具體事務由多個機構負責,各自研發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以致我們難以一窺全豹,但從幾個主要參與機構的研究情況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腦計劃”在多個領域的進展,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大腦之謎終會被揭開。
聯邦部門主導 新項目新成果頻現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可算是“腦計劃”項目中最重要的聯邦機構,其下屬的10余個研究機構參與了該計劃。2013年9月,NIH“腦計劃”工作組提出了2014財年的9個資助領域,包括:統計大腦細胞類型,創建大腦結構圖譜,開發大規模神經網絡記錄技術,開發操作神經回路的合適工具,了解神經細胞與個體行為間的聯系,整合理論、模型、統計數據以及計算能力以運用于神經科學實驗,描述人類大腦成像技術機制,建立科研用人類數據收集機制以及進行大腦相關知識傳播與培訓,從而正式啟動了其“腦計劃”研究步伐。而在2016財年,NIH向“腦計劃”項目的投資高達1.35億美元。
高投資獲得高回報。3年來,NIH取得的成果頗豐:2014年4月,NIH與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合作,找到一種通過控制實驗動物大腦神經回路、較準確操控其行為的方式,這一成果被美國媒體稱為 “腦計劃”啟動以來第一個重要成就;今年5月,NIH研究人員與馬里蘭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針對小鼠研究發現,氯胺酮(一種精神類藥物)的抗抑郁效果源于服用后產生的一種代謝物,而這種代謝物不僅可快速抗抑郁,還不會產生麻醉或成癮等副作用;而就在最近,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繪制出了迄今最全面、最精確的人類大腦圖譜,其中97個人類大腦皮層區域屬于首次公布,這也是NIH資助項目的最新成果。
參與“腦計劃”的聯邦政府部門除了NIH外,還有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美國情報高級研究計劃署(IARPA)等機構。這些機構都設置了相應的研究項目,配合“腦計劃”的執行。如NSF2016年計劃對“腦計劃”項目投入7200萬美元。NSF今年2月提出,要加強神經科學領域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將設立“國家大腦觀測站”。最近,NSF還推出了“下一代神經科學網絡(NeuroNex)”項目,旨在加強對神經科學和認知科學的理解。
非聯邦部門跟進 你方唱罷我登場
如果說聯邦政府機構是“腦計劃”的引領者,基金會、研究院以及各大學校等研究機構則是這一計劃的最重要執行力量。目前,“腦計劃”的合作伙伴中有5家基金會、兩家研究所、7所大學和10余家企業。他們在腦科學領域的研發實力屬于世界頂尖行列,在近兩年的研究中也取得了許多成果。
作為“腦計劃”的重要推動者之一,科維理基金會在“腦計劃”中的作用不容小覷。該基金會在美國多個大學設立的腦科學研究所都具有很強的實力,近兩年在“腦計劃”框架下不斷取得新的研究成果,頗受矚目。而2015年10月,該基金會宣布,將投入超過1億美元,組建3個新的腦科學研究所,進行相關腦科學研究,這無疑將極大推動“腦計劃”的進展。
腦計劃的另一個重要推動者——艾倫腦科學研究所亦不甘人后。今年早些時候,該所創建了細胞類型數據庫,收錄240種細胞的位點、形狀、電信號等數據,并有詳細的三維結構圖。這一數據庫將不斷擴展,向實現“統計大腦細胞類型”這一目標邁進。7月,艾倫腦科學研究所正式推出“艾倫大腦觀測站”,公布了該所關于小鼠視覺皮層神經活動研究的數據集,供公開研究利用,這將有助于科學家理解人類大腦并為其建立模型。
其他研究機構,如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卡內基梅隆大學等,也在近兩年的腦科學研究中取得多項進展。
計劃難度超高 但難阻科研步伐
“腦計劃”雄心勃勃。奧巴馬當初豪言在耳:“希望和人類基因組計劃一樣,通過10年努力繪制出完整的人腦活動圖。”但比起人類基因組計劃,“腦計劃”任務的難度更大。近千億個神經元、復雜無比的連接組、神秘的智力之謎,人類對大腦的探索可以說才剛剛起步。
但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探索人類大腦之謎的進程中,每一個相關項目、每一項研究成果,都是漫長探索之路的鋪路石,一步一步指向終點。
?
?
相關鏈接:
從小練能當奧運冠軍 跑步主要靠腦子——專訪陳盆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