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開學季的臨近,不少高校教師陸續結束假期,回到教學工作崗位上,不過,廣東醫科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數學教研室的張位全卻仍忙于深山中的公益助教的收尾工作。記者日前從該校了解到,執教16年的張位全是名公益“網紅”,7年共結下一萬多個深山“窮親戚”。
高校教師下鄉
結交萬名“窮親戚”
近日,由張位全帶隊的“暖風中國”三下鄉暑期實踐團隊,因發布留守兒童居住現狀報告得到多家媒體關注,他也因此成為“網紅”。
記者了解到,因公益聞名的張位全其實是廣東醫科大學的一名高等數學老師。其16年執教生涯所創造的靈活教學方式,使得不少學生稱之為“數學老張”。但事實上,在該校,老張“最出名”的還是長期堅持做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到貧困山區幫助留守兒童實現夢想。廣東醫科大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張位全的公益之路已堅持7年,服務10000多名老百姓,在貴州、西藏、云南、甘肅、山西、四川等老少邊窮地區“結下”了不少“窮親戚”。
為何要做公益?張位全告訴記者,2008年,他參加該校赴貴州凱里的“三下鄉”活動,遇到了一名8歲小女孩,“當時她一個人在家里生活,很害羞不敢與人講話,家里又臟又亂,蒼蠅到處亂飛……這個孩子的狀況讓我一直難以忘懷。”
2010年,由老張主導的廣東醫科大學“暖風中國”三下鄉暑期實踐團隊正式成立,主要面向西部山區開展支教、義診、慈善等公益活動。該團隊七年來先后前往貴州畢節、甘肅甘南、云南昭通、西藏林芝、山西大同、四川阿壩進行支教、家訪扶貧、留守兒童調查等公益活動,探訪500多個家庭,結成50余對“一對一”扶助關系,牽動社會資金近50萬元,成為大學校園中響當當的“頭牌公益組織”。
建立一對一
貧困學生幫扶檔案
記者了解到,“一對一”貧困學生助學扶貧一直是張位全開展公益的重點,隊員不僅要對貧困學生家庭進行實地走訪,真實記錄學生家庭情況和學生信息;還要著手建立困難家庭和困難學生檔案,通過登報、知名論壇信息發布等方式,吸引社會關注,吸引愛心家庭和愛心人士予以長期扶持。“一對一幫扶是持續性的,7年來,我們已幫助了50多個家庭建立一對一的幫扶關系。”張位全告訴記者。
在開展公益項目過程中,什么問題最難解決?張位全直言是“家訪”。“西部地區地廣人稀,草原上的牧民經常更換游牧地點,有時候家訪幾戶人家,要花上一天的功夫。”張位全說,由他帶隊的“暖風中國”團隊今年來到草原,家訪工作的開展很有難度,但團隊仍堅持在兩個村落走訪了20余戶貧困家庭,為其建立了檔案。
“這些檔案很珍貴,可以有效、快速幫助孩子們獲得援助。”張位全說,2015年,他偶然得知一名叫小祥的7歲留守兒童家庭貧困,從未買過新衣服,團隊為其建立“一對一”檔案后,迅速尋找到了資助對象。
張位坦言,在公益活動中,自己也常常遭遇很多質疑,“有一次,我們去送醫送藥,卻被當做是賣假藥和推銷的,后來那些村民都說‘這騙子還挺好人的’。”張位全告訴記者,公益看似光鮮,實則艱苦,但只要看到困難群體得到有效幫助,他就知足滿意。
?
?
相關鏈接:
低俗“網紅”應受到全社會的譴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