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17個省份的數百位醫務工作者近日在拉薩集結,本月底,這支“白衣軍團”將開赴西藏自治區70個縣開展調查工作,向有“蟲癌”之稱的包蟲病宣戰。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斌23日向記者介紹,這是西藏和平解放以來,最大規模的包蟲病流行情況調查,將為下一步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支撐。
西藏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也是受包蟲病流行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包蟲病是由棘球絳蟲幼蟲寄生于人和動物體內,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其中泡型包蟲病是高度致死性的疾病,患者不經治療,10年病死率可達94%,故又被稱為“蟲癌”。患者染病后,可導致肝、肺、腦及骨骼等幾乎所有器官和組織的損害,喪失勞動能力,是農牧區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西藏包蟲病總體流行情況不清,專家根據病例搜索情況及各縣均具有包蟲病流行條件等因素,估計西藏全區74個縣均可能為包蟲病流行縣。2012年,我國開展首次包蟲病專項流行情況調查,西藏當時僅根據地理位置隨機抽取4個縣開展了調查,結果顯示,這4個縣人群包蟲病平均患病率為4.23%,為重度包蟲病流行區。
西藏包蟲病防治獲得了國家衛計委的高度重視,并確定從援藏省份選派專家協助開展調查工作。據介紹,西藏此次包蟲病流行情況調查將在70個縣區364個村內進行,調查人數約為72800人。調查內容包括人群患病率、犬感染情況、中間宿主患病情況等。
李斌介紹,17個省份選派了296名B超醫生、流行情況調查人員和實驗室檢測人員,加上西藏醫務人員,參加此次“戰役”的工作人員達920人,將分成92個組開展現場調查和實驗室檢測工作。“1個月完成現場調查,2-3月完成數據錄入分析、形成調查報告,提出防治對策,力爭年內啟動防治工作。”
?
?
相關鏈接:
西藏山南:千年非遺傳承讓“精準扶貧”走出新路子
西藏編制工業云標準 為新型工業發展提供支撐力量
西藏那曲地區尼瑪縣發生3.9級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西藏昌都市第二屆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開幕在即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