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轉產投資果園種植的獼猴桃。
生態農業活力勃發
綠水青山往往會給守護者帶來難以想象的回報。從“謀生計”到“要生態”,綠色在贛州人民心里的分量越來越重,它不僅僅是用來保護的,也是用來經營的。
崇義縣羅霄山脈東南深山區有一個叫君子谷的野果世界,公司對各類野生水果資源進行長期保護性收購和深加工,不僅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提高了農戶的生態保護和開發意識。如今公司建成年釀酒能力1000噸的生態酒莊,帶動一大批農戶通過種植刺葡萄實現增收。贛州作為傳統農業大市,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農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通過發展臍橙、油茶、蔬菜、花卉苗木、生豬、工業原料林等特色生態農業,“山頂樹林戴帽,山腰果茶纏繞,山腳瓜菜飄香,山間畜禽嬉鬧”成為今日贛南農村最具代表性的美景,回饋給贛州廣大農民豐厚的綠色財富,廣大農民正在轉變為離土不離鄉的產業工人。
寧都縣大沽鄉古教村千畝連片山坡上,幾十名村民揮舞著鋤頭鋤草、翻土、施肥,漫山高產油茶樹搖曳生姿,把原本赤黃的荒坡裝點得綠意盎然。村民陳福林高興地說:“家里的65畝油茶林均已掛果,去年油茶收入3.2萬余元,終于摘掉了多年的貧困戶帽子。”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贛州油茶產業已初步形成集種苗繁育、種植、加工、銷售、旅游于一體的產業體系,贛州油茶林面積達243萬畝,成為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示范市,并成立江西省首個省級油茶工程研究中心,“贛南茶油”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以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建設為契機,贛州積極推動林權抵押貸款試點,盤活農村山林資源。信豐縣新田鎮林農陳秋生利用林權抵押獲得150萬元貸款,解決了經營資金不足的問題。如今他的種植規模較之前翻了四倍,達到2000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