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4日從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為實現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該省計劃到2020年,初步形成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體系。
青海地處三江之源,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青海省大部分國土面積均為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地等,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面積合計64.45萬平方公里,占青海全省總面積的89.8%。
而公路是青海省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承擔了該省約85%的客運量和75%的貨運量。青海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是青海省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機遇期。
據悉,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做好大氣污染防治,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青海省綠色交通運輸發展,青海省交通運輸廳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青海省綠色交通運輸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以“生態環保協調推進綠色交通運輸發展”的優先理念,以“加快低碳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加快推進節能環保交通運輸裝備應用、加快高效交通運輸組織體系建設、加快交通科技創新與信息化建設、加快綠色交通運輸管理能力建設”為主要任務,以“試點示范和課題研究”為主要推進方式,實現交通運輸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該《指導意見》是圍繞大交通制定的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指導意見,適用于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公交、城軌各個領域,對青海省交通運輸的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作出了統籌安排和總體部署。
如《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保障實現青海省確定的單位GDP碳排放目標的前提下,青海省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更趨完善,節能環保運輸裝備應用廣泛,交通運輸組織效率明顯提升,單位運輸能源消耗明顯下降,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主要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并得到有效控制,行業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取得實效,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行業節能環保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升,基本適應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和交通運輸發展要求。
《指導意見》提出了實現交通基礎設施暢通成網的綠色循環低碳要求等五個方面21條具體任務,全面覆蓋了交通運輸行業資源節約、能源利用、控制排放、保護環境和運輸裝備、貨運物流、科研成果轉化、信息化建設等內容;提出了強化資金保障、加強科技創新、深化試點示范、培育綠色文化等5條具體措施。(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