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歲的高中畢業生徐玉玉原本將在9月開始她期待已久的大學生活,而幾天前的一通電話和消失的9900元,不光打碎了她的大學夢,還帶走了她的生命。
一通奪命電話
8月19日下午4點半左右,有個陌生手機號碼打到徐玉玉母親李女士的手機上,母親怕聽不清,就把電話給了女兒聽。對方聲稱有一筆助學金要發給徐玉玉,當天是最后一天。
因為之前曾接到過教育部門發放助學金的通知,徐玉玉信以為真,就按對方的要求,冒雨趕到附近一個自動取款機領款。
據徐玉玉母親描述,女兒說當時操作并不成功,而當對方得知她身上帶著存有學費的銀行卡后,就以“激活”為由讓她把錢打到對方的銀行賬戶中。
等待著這份補助的徐玉玉毫不懷疑地把自己9900元的學費轉給對方。半個小時過去了,她卻什么也沒等到,想再聯系所謂的“助學機構”,卻發現對方早已關機。
發現被騙的她以最快的速度沖回家,進門第一句話就是“媽,我被人騙了,學費全沒了”,臉上滴下的除了雨水,還有懊悔的淚水。
雖然父母全力安慰她“就當買個教訓”,但她明白,母親殘疾無法工作,父親每月只有3000塊的工資,這樣的“教訓”,自己的家庭真的買不起。
此后,徐玉玉的父親騎著三輪車帶著女兒去派出所報了警,做了筆錄。但在回家路上,徐玉玉一頭歪倒在車上,再也沒能醒來。
至此,這個18歲女孩兒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個被騙的晚上。而她努力學習,定要好好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愿望,也只能永遠沉睡在她的作文本里了。
到底是什么殺了她?
這件事的相關報道一出,瞬間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大家都在替這位年輕努力的姑娘感到可惜,并譴責、詛咒那個得手的騙子,同時也有的人覺得她太不夠警惕,畢竟這樣的騙局已經不新鮮了。
難道她真的沒有警惕么?小新覺得,了解自己家境的她,絕不會在近萬元的問題上放松警惕。
那她為什么還會和很多被害人一樣,輕易地相信了騙子呢?
如果對方只知道她的電話號碼,她肯定不會相信對方;
如果對方還知道她的名字,她也不會輕易地給對方轉錢;
但如果對方不光知道她的基本信息,連她何時上大學,得到過多少錢的助學金都一清二楚,換做是你,你會不會還堅信對方是騙子呢?
雖說“行兇”的無疑是那個騙子,但他手中鮮血淋漓的兇器,正是徐玉玉被泄露的個人信息。
而提供兇器的,又是誰?
個人信息如何泄露給騙子的?
活在現今的移動互聯時代,我們的個人信息也都多多少少會出現在高透明度的網絡世界中。
根據2015年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顯示,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63.4%的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被泄露過。
而現在,小新隨手在QQ上搜索“網購數據”,就能找到100多個出售所謂“高級詳細”網購用戶信息的群,甚至連年齡段、行業都可以分類選擇。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一次點擊鏈接,一次應用注冊,都能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獲得你的全部個人信息。
甚至有的人專門成立信息盜取公司,在網上掛三四個常用應用的“山寨版”,再將注冊用戶的信息全部整合起來,賣給需要的人。
就是這樣的一條黑色產業鏈,用個人信息將盜取者和行騙人連在一起,拴住裝滿勞動者血汗的錢包,勒死一個個無辜的生命。
但為何如此殘忍猖獗的犯罪屢禁不止,一個個聊天群里還在肆意販賣信息?
治標不治本
其實對于網絡信息盜取犯罪,去年11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已經規定,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嫌疑人,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但對于徐玉玉的家人來說,即使抓到了騙子,判的年數再多,也換不回這位少女的生命。
所以,想要真正杜絕慘案的發生,必須從信息泄露的源頭著手。
目前,很多正規應用的系統都存在漏洞,而目前個人信息監管手段也還不夠完善。
一旦發生由信息泄露導致的案件,即使最后能夠追回損失的錢財,受害者精神上的創傷也無法彌補。
而作為潛在受害者的我們,可能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騙子的幫兇。
對我們來說,收到陌生的外地來電或接到騙子的電話早就成了“習以為常”的事,幾乎沒有人會因為一通電話報警,也不會有人去細想對方獲得我們電話號碼的渠道。
你的一次無視,就有可能讓騙子的下一個目標家破人亡。
所以,我們在呼吁相關部門加強對個人信息監管的同時,也不要對騙子的行為一次次地放任、無視。
大家在為這位年輕的女大學生扼腕嘆息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對于信息泄露,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小新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對個人信息的監管,對網絡安全負起責任,同時也希望警方能盡快逮捕那些謀財害命的兇手,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制裁!
?
?
相關鏈接:
無業夫妻跨15省區進行電信網絡詐騙被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