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過半個世紀,在臨診中接觸眾多乙肝患者,對其健康和精神上所受的折磨感同身受。我早過古稀之年,雖已力不從心,但責無旁貸。”說這話的是我國著名的肝病專家,今年85歲的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一級教授駱抗先。
從醫62年來,駱抗先救治了數十萬乙肝患者,無一糾紛,為病人墊付藥費和資助旅費不過是家常事。病患內流傳著佳話,為照顧遠道而來的患者,這位“駱爺爺”不限號。載譽一生,老人卻始終謙虛:“我只是做了一個醫生該做的事情。”
駱抗先
為病人“精摳細算”
每天天不亮,駱抗先就早早起床,開始讀文獻、寫博客。在書房伏案工作到清晨,便打著手電筒出門上班。“您這么早就來了?”有患者7點就來到診室等候,沒想到他卻“道歉”說:“醫生是為患者服務的,應該比你們來得更早才對啊!”慕名找駱抗先看病的患者來自全國各地,為了不讓患者白跑一趟,駱抗先不僅“早到”還“晚走”,每次等看完全部掛號病人,常常已經是下午一兩點鐘了,他全然不理會助手的提醒和家人的催促。不限號的一句承諾,對這位八旬老醫者而言,意味著經常顧不上吃飯喝水。
每天上班早到1小時、晚走1小時,這是駱抗先幾十年工作形成的習慣。如果按照每周三次門診計算,62年里他比別人多工作近2萬個小時,相當于義務工作2232天,多診治病人10多萬人次。
為了給病人省錢,駱抗先是出了名的“精摳細算”,經常詢問病人的花費,比如來廣州的車費、住宿費等,認為花多了他就會皺眉頭。他選擇的診療方案總是考慮患者的經濟狀況,從來不隨便開一張大處方、大檢查單。對家境貧寒的患者,他會告知復診時不要掛專家號,普通號就行。駱老不僅想方設法為患者省錢,還經常掏錢給困難患者。2015年8月,住院部來了一位產后急性黃疸病人,駱抗先發現病人因為欠費用不上藥,當場就拿出了身上所有的錢;其他醫生也被他的愛心感動,紛紛解囊相助。
多年來,駱抗先每看完一個病人,都會起身將病人送出診室,然后在診室門口招呼下一位病人。“我這樣做,一來可以活動一下身子,二來體現對患者的尊重,平復一下大家等待時焦急的情緒。”駱抗先說。
乙肝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種,不少乙肝患者飽受歧視,心理壓力很大。對此,駱抗先采用自己的獨特方法——開“愛心處方”。他說,醫生的認真傾聽和真誠鼓勵,能消除初診患者對乙肝的恐懼心理,這對他們戰勝疾病非常重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