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彬(右)和訪問學者圣彼得堡大學Egorov博士。本人供圖
周彬與段廣仁的師生情誼要從2003年說起。大三下學期時,周彬上一門叫《現代控制理論》的課程,這門課的教材《線性系統理論》的作者正是段廣仁。
“Sylvester矩陣方程AX-XF=BY的解是這本書的亮點,但我對書中關于‘F具有Jordan標準型’這一結構假設不太滿意,當時就想,也許自己可以做一些比老師書中內容還要具有創新性的研究。”周彬回憶說:“于是我就嘗試先將對F的假設放松為‘友矩陣’以避免復數運算,竟然得到了一種新的解析通解。”
周彬懷著忐忑的心情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給段廣仁教授,萬萬沒想到,老師看過后很是驚喜,表示將把這篇論文翻譯成英文,再加以潤色、完善,并幫周彬投稿到線性代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并于2005年發表。
“這篇《An explicit solution to the matrix equation AX-XF=BY》是我科研生涯中的處女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從這件事,我真正明白了科研是怎么一回事,創新是怎么一回事,發表學術論著又是怎么一回事。”這對周彬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到目前為止,這篇論文是他發表的所有論文中,被別人引用的次數是最多、受關注度最高的一篇。
在大三所完成論文的基礎之上,周彬不斷補充完善,將其作為畢業設計。當他拿著足足有100頁的論文給段廣仁時,段廣仁再次對這個20出頭的小伙子刮目相看,毫不掩飾地對他說:“你這個論文絕對夠碩士的水平。”
段廣仁積極同研究生院溝通:“周彬這同學的畢業設計非常突出,是否有可能讓他以碩士水平參與答辯,并以碩士身份畢業?”鑒于國家學位授予部門沒有這項規定,研究生院通知段廣仁他的建議不具有可操作性。
“雖然沒有以碩士身份畢業,但至少段老師認為我的水平已經達到研究生的層次,我已經很受鼓舞。”周彬坦然地說。
之所以說段廣仁改變了周彬的人生軌跡,是因為如果沒有段廣仁說服他并為他爭取到一個讀博士的機會,他也許不會走上學術研究這條路,也不會取得如今的成就。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由于貧困,周彬決定畢業后去工作。但是他最終還是“倒戈”了,選擇讀博,主要原因是段廣仁幫他解決了“后顧之憂”。
“沒有他的幫助,可能不會有今天的我,非常感謝老師的知遇之恩。”周彬真誠地說。
當時周彬得賺錢還助學貸款,而段廣仁得知這個情況后,毫不猶豫地對他說:“我借錢給你,先把貸款還上。等畢業之后,賺錢了,再還給我。”段廣仁是個伯樂,也是一個熱心腸,此外還不斷叮囑他:“生活上有什么困難,你再來找我。”
“當我還是一名初學者的時候,他手把手地教我,指導我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今天的專業人士;如果在生活上有問題,只要我開口,他都盡量幫我。”在周彬心中,段廣仁是一名深有造詣的學者,他認真嚴謹的寶貴品質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學習;他還是周彬沒有血緣關系的“父親”,為了周彬的前途,他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操勞,盡心盡力不辭辛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