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組委會舉辦第二場新聞發布會。2016年B20協調人于平出席發布會,介紹B20政策建議報告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B20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社科院經濟學部學部委員汪同三, 2016年B20組委會秘書處議題報告組組長、國際商會合作發展部副部長孫曉,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發展研究部部長馮耀祥主持。
作為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B20)的核心工作,經過國際工商界近半年來全方位、多渠道的密集磋商和研討,今年的《B20政策建議報告》已于7月定稿,目前正按計劃向G20成員政府、商協會、重要企業和國際組織進行廣泛宣介。
報告代表全球工商界提出的4個方面、20項政策建議,將在9月3日至4日舉行的B20杭州峰會上正式向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遞交。
2016年B20協調人于平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B20呼應G20峰會主題,設置了“金融促增長”、“貿易投資”、“基礎設施”、“中小企業發展”、“就業”、“反腐敗”等6大議題,相應成立了由全球533位工商企業、商協會、國際機構和智庫代表組成的5個議題工作組,并組織舉辦了反腐敗論壇。近半年來,組織了工作會議、專題討論會議、B20與G20互動活動共50場,出訪14個G20成員國和嘉賓國,累計有3900多人次參加研討。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互動,在各方協商一致基礎上,形成報告最終稿。
于平介紹,報告圍繞2016年G20峰會主題議題,從“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等4個方面,共提出20項政策建議,摘要如下:
在創新全球經濟增長方式方面,建議:
1. 實施智慧(SMART)創新倡議等項目,鼓勵創業和創新。
2. 增加高質量、可融資性強的項目儲備,推動基礎設施投資的金融工具創新。
3. 發揮多邊發展銀行和機構作用,促進私營部門對基礎設施投資。
4. 推動綠色投融資市場的發展。
5. 借力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普惠金融。
在推動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方面,建議:
6. 優化全球金融監管,助力經濟增長。
7. 促進中小企業融資,拓展資金渠道。
8. 增強國際稅收政策協調性,實現包容性增長。
9. 加大國際反腐合作,強化合規能力建設。
10. 提升商業環境透明度,支持公平競爭。
在實現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方面,建議:
11. 強化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和遏制貿易保護主義,實現貿易增長。
12. 推動2016年底前批準貿易便利化協定(TFA)并承諾盡快實施。
13. 支持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倡議,孵化跨境電子貿易規則,促進電子商務發展。
14. 發展能力建設和標準認證項目,促進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
15. 提升全球投資政策環境,助力投資增長。
在促進包容和聯動式發展方面,建議:
16. 消除結構性障礙,實施相關舉措,提高青年和女性就業率。
17. 制定相關政策,減少技能錯配和能力缺口。
18. 降低企業合規成本,提升公共采購市場參與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19. 使用創新技術和管理手段,提升基礎設施項目價值。
20. 加強國家、區域和全球范圍內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于平重點介紹了B20政策建議報告中的2項建議:
一是根據G20杭州峰會“創新增長方式”這一重點議題,B20建議實施G20智慧創新倡議。這一倡議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實施設立G20交流項目、建立“G20創新簽證計劃”、成立G20科技創新基金、打造G20技術創新分享經濟平臺、構建“G20大腦平臺”等5項計劃,為公共機構和私營企業實現知識、資源和技術的協作與共享,促進經濟增長提供一個重要平臺。
二是根據G20杭州峰會“實現強勁的國際貿易投資”這一議題,B20建議G20建立促進跨境電商領域公私對話的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eWTP由B20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組主席單位阿里巴巴集團牽頭倡議成立,相關措施包括促進公私對話,孵化跨境電子商務規則,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創造更有效、更高效的政策和商業環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國際組織緊密合作,將促進跨境電商發展擺在優先位置,并強化貿易便利化協定(TFA)中的相關條款;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推廣最佳實踐(如跨境電商試驗區)等方式,促進跨境電商和數字經濟的發展,解決中小企業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問題。
于平表示,從總體看來,《報告》具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是體現開放透明包容理念。《報告》所提的政策建議契合世界經濟熱點,聚焦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這一大命題,反映了國際工商界普遍關切,得到了廣泛認同。中外工商界認為,中國主辦2016年B20在內容和方法上既延續了傳統,又注入了創新,開放包容度高,取得了廣泛共識,很好地發揮了引領和擔當作用,展示出負責任大國風范。?
二是緊扣G20峰會主題議題。《報告》所提政策建議均積極呼應G20政治成果設計,突出具體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體現出穩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進、進中突破的理念,既治標以顧當前,又治本以利長遠,既有延續性政策,也有創新性舉措,得到了國內外工商界和國際組織的積極肯定。在6月下旬舉行的G20峰會第三次協調人會議、7月舉辦的G20貿易部長會議、G20勞工和就業部長會議、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G20各成員高度評價《報告》內容,肯定了B20對G20作出的積極貢獻,認為B20政策建議與G20關聯度很高,對推動G20確定政治成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是具有較多“中國印記”。中方主導提出的eWTP、G20智慧創新倡議、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全球投資政策環境等倡議對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得到了國際工商界的廣泛支持。中國工商界代表積極參與《報告》的起草過程,共有156家中國企業參加今年B20各議題工作組,占到總數的30%。其中,中國中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寧高寧、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繆建民、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洪斌、阿里巴巴集團執行主席馬云、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等15名中國企業領袖擔任各議題工作組主席、聯合主席。他們深入參與并積極引導討論,既展現了中國工商界的時代風采,也展示了中國企業家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和全球經濟治理的卓越能力。
四是有助于構建G20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報告》提出的20條政策建議切實、具體、可行,能有效應對當前在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就業和包容性發展方面的挑戰。“我們相信,上述政策建議將有助于G20為國際工商界營造開展貿易投資、創新商業模式、創造就業的良好環境,對G20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以及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于平說。
于平介紹,接下來,B20議題工作重心將轉向報告宣介,包括及時向G20各成員政府遞送報告全文,同時向G20成員商協會、重要企業和國際組織等展開廣泛宣介,爭取更多工商界建議納入G20峰會公報,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出貢獻。
B20是G20機制的重要配套活動,是各國工商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平臺。其使命是代表工商界為G20出臺全球增長對策和全球治理方案建言獻策,核心工作就是撰寫一份凝聚全球工商界智慧的政策建議報告,供G20領導人決策參考。迄今,B20已在金融體系改革、貿易、投資、能源、基礎設施、就業、金融、反腐敗等眾多領域,累計向G20峰會提交了400多項政策建議,許多被G20所吸收和采納。成為G20推進國際經濟合作、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行動。
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新社、浙江日報等40余家媒體,50余位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
?
?
?
相關鏈接:
G20峰會:探索聯動合作新常態 中國全力護航世界經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